2006-08-01

看电影之前的心理准备

按:本来我只是想写一个开头,不想却写成了一篇

通常看一部电影之前,总会有个心理预期,喜剧有看喜剧的心态,悲剧有看悲剧的心态,分清楚比较好。所以在看之前,最好能大概了解一下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心里打了底,摆正心态,看后才不至于太失望。我不在乎什么剧漏啊,什么“spoiler”之类的东西,不像某些人看电影前拒绝接受有关该片的任何剧情信息,要是不小心看到了没有标明
内有剧情的帖子,总要破口大骂,似乎从此看电影失去了乐趣,最夸张的是前阵子金刚上映的时候,有不少人连看到透漏金刚最后会死的帖子都受不了,我还以为金刚最后坠楼身亡,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又不是悬疑片,知道了也一点儿也不会影响大猩猩的悲剧性。看电影又不是看体育比赛(我一直认为知道了结果的比赛重播没有什么看头),知道点剧情之类的信息,并不一定会损害电影的精彩程度,反而能让人从容的欣赏影片。即使是悬疑片,事先知道了结局,也可以冷眼旁观剧情发展,能发现更多有趣的细节。本来时间那么少,要看的电影那么多,不是每个电影都值得或者有机会一看再看,还不如一次把握得透彻点,少些遗憾,这尤其适用于那些伏笔无数头绪万千很容易让人一看就懵的电影,著名的《记忆碎片》Memento)是这类电影的杰出代表。不过我不是说要锱铢不遗地了解得那么全面,其实有很多剧情介绍都是欲言又止般话只说一半,欲拒还迎般勾起兴趣,看完之后都足够对影片的故事有个大概把握,也不会损害故事的悬疑程度。不过事情总是有例外,阴沟总要在里面翻船,不负责任的剧介还是存在的,且看看《生死停留》Stay)的这篇剧介:

  山姆?福斯特(伊万?麦克格雷戈)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曾为不少心理疾病患者解开心结,将他们重新带入正常人的生活当中。然而,他这次却真的遇到了棘手的病人亨利?拉萨姆(瑞恩?高斯令)。亨利是附近艾维联盟大学的学生,本是成绩不错的他却逐渐走向颓废,并且,扬言要在几日内自杀,到另一个世界中去。
 山姆为了挽救亨利,决定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经过了细微的深入和了解之后,发现亨利已经参加某个骇人的自杀组织。但奇怪的是,在亨利的脑海里经常会出现很多异样且难以理解和用科学来解释的奇怪现象。亨利自己也会经常说出一些可怕的预言,并且,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他那可怕的预言一一得到了证实。这一点,更增加了山姆要解开一切之谜的勇气和信心。这当中,山姆的女朋友丽拉?库尔佩(娜奥米?沃茨)也给予了他莫大的帮助和支持。然而,此时,亨利预言的那些恐怖的事实依然在城市中接连的发生着,并且已经逐渐危及到山姆的所爱,为了,拯救亨利,挽救自己心爱的一切,包括这座城市。山姆拼尽一切与莫名的力量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怎么看怎么像是一部惊悚片,当我满怀这样的期望来看这场殊死的斗争时,却发现是一部心理电影,大量闪烁光影的剪辑,都是晦涩的象征人的心理活动,走的完全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路线,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成《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这样的电影来看,还会觉得有一定艺术性,值得回味,但是要是对于一个来等待恐怖的事实接连发生的观众,要忍受近两个小时的沉闷煎熬,如此的货不对版,让我如何按耐住心中默念的三字经,让我如何攒起忍不住竖起的中指??宣传电影也不能这样骗人啊。从这个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正确了解电影走的是什么路线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要了解的关键,不是剧情,不是主题,而是影片的风格和类型。


另外,看片前摆正了态度,对电影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有个大概预期,心态放平了,也就宽容了许多。看商业片的时候,就别奢望它能达到如何的艺术高度,或者期望从里面找出什么立意深刻的人生哲理,像《英雄》这种电影,如果不是张艺谋执导,如果不是要冲击奥斯卡而是要冲击MTV,如果改名叫《蜘蛛侠》或者《超人》,大概就不会挨那么多冤枉骂了,有时候不是片子不好,只是大家评判的标准错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英雄》至少比不伦不类的《无极》要强得多。因此,以这样一种心情来看电影,很容易发现惊喜,像是看搞笑片的时候遇到《美丽人生》(Vita è bella, La),那个感觉应该是买东西遇到酬宾感觉赚到了,不过前提当然是你不知道这是部奥斯卡获奖影片。


No comments:

如果目标正确,它只不过是不动声色地、极其庄严自信地向人们预示今后可能进行的写作,而无须有任何愧色。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