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5

白暨豚没了


新华网消息:白鳍豚可能已成为被人类灭绝的首种鲸类



新华网武汉12月13日电 (记者沈翀 代群 程志良)一个由6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13日遗憾宣布,在中国的长江中未发现白鳍豚,比大熊猫数量更为稀少的白鳍豚可能已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



这25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和日本的科学家从11月开始在长江进行为期38天、长达3336公里的大规模野外考察白鳍豚的行动,动用了各种先进仪器探测都未能发现白鳍豚的踪迹。虽然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定义,要50年内未在野外观测到任何个体才标志一个物种的灭绝,但是即便是这次考察有所疏漏,也说明存活的白鳍豚是非常稀少的了。科学家们之前的悲观估计数量不超过50头现在看来反而成了"乐观"的预测,数量如此少的种群在野外是无法维持延续的,更何况还有长江的污染问题,所以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断定白鳍豚已灭绝",但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



从小就受教育,白鳍豚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长江的女神",仅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但是比起真正的大熊猫来说,似乎受到的关注要小得多。如果不是这次是考察,如果不是这次"疑似灭绝"的消息,估计也不会有媒体报道,也不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如此想起来,还有多少物种正在这样默默的消亡着,难道只有等到它们最后灭绝的时候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吗?一番长嗟短叹过后也只能徒然地目送它们离开,终归于事无补,如果能早一点亡羊补牢不是更好吗。在白鳍豚的消息后面,我又注意到了这样的一条新闻-- 长江科考显示江豚数量锐减 专家:立即加强保护



新华网武汉12月13日电(记者沈翀)以"寻找最后的白鱀豚"为主题的2006年长江豚类科考活动13日结束。专家认为,目前长江江豚的数量总计在1200头到1400头,只相当于1991年种群数量的一半。中外科学家建议有关部门立即加强对江豚的保护工作,避免白鱀豚的濒危现状在江豚身上重演。



白鳍豚的悲剧无法挽回,感慨过后,还是应该多一点关注别的濒危物种,多做一点实际的工作,趁着还不算太晚。






再见了,白鳍豚。永别了,长江女神。 最后再看一眼关于白鳍豚的资料吧


维基百科白鳍豚词条



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又称白鱀鲸、白鳍豚、白鳍、白夹、江马等,是一种淡水鲸类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流域,种群数量极小,估计已不足50头,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类中数量最少的一种,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为中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


数量急降年表:

1979年:中国宣布白鳍豚为濒危物种
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鱀乃违法
1986年:剩余300头
1990年:剩余200头
1997年:少于50头(发现23头)
1998年:发现数量只剩下7头
2006年:0头



长江女神--白鳍豚



白鳍豚的灭绝不只是一个物种的灭绝,而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一整个科的灭绝。


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属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总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水生哺乳动物。


……


近年来一直有人说,白鳍豚太老了,这个物种和恐龙一样,迟早是要灭绝的。我国最具权威的白鳍豚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周开亚教授不同意这个说法。周开亚教授说:白鳍豚并没有老得不能生存,而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干扰才使它加快了种群灭绝的速度。据不完全统计, 1985年前收集到的已知死亡原因的白鳍豚标本中,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死亡的约占90%。而从1995年至今在全长江收集到的3头白鳍豚标本中,因捕鱼电击而死的有两头,另外一头是因为清理航道爆炸而丧生。白鳍豚的同类在亚马孙河、恒河、红河都生活得很好。


白鳍豚这一物种是一个叫米勒的美国人1918年命名的。当时只有英文名字,不叫白鳍豚,只是叫白色的豚。在翻译成中文时,在南师大工作的周开亚通过中文系老师的帮忙从《尔雅》里找到了对白鳍豚的描绘。后来周教授又到江边问过渔民,他们说都叫白鳍豚,但不知道那几个字是怎么写的。


周开亚教授说,过去曾有人说白鳍豚是亚河豚,后来又有人说它是淡水豚科。一位美国古生物学家也提出白鳍豚是一个亚科。经我国专家做了多年的比较仔细的研究后认为,白鳍豚自成一科:哺乳纲鲸目白鳍豚科。


通常一个科里有很多物种,而白鳍豚科只有一个物种。那天,我采访周开亚教授时,这位老科学家十分严肃地说了这样一句话:白鳍豚的灭绝不是一个物种的灭绝,而是一个科的灭绝。



龟鳖的文化意蕴及珍稀鱼类风采



《尔雅》是最早记载长江之珍白鳍豚的古籍;"鱀,是鱁。"鱀,就是白暨豚,又名白鳍豚。郭璞注云:"鱀,大腹,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



专家剖析四大原因导致20年内白鳍豚种群几近消亡



首先,酷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魏卓说,一方面随着沿江人口飞速增长,渔民对长江里鱼类的需求越来越大,以鱼为生的白鳍豚能够得到的食物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渔民捕捞作业对白鳍豚的误伤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捕捞作业误伤死亡的白鳍豚几乎达到死亡总数的一半。加上一些不法之徒大量使用炸鱼、毒鱼、电打鱼、迷魂阵等有害捕鱼手段,更令白鳍豚的生存雪上加霜。1987年在长江死亡的一头白鳍豚身上,竟有103处血淋淋的大大小小的伤口。


其次,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魏卓说,船舶的噪音污染,将白鳍豚的正常生活彻底打乱,干扰了它们的声呐系统,造成白鳍豚被船舶的螺旋桨打死的惨剧。在收集到的因此致死的白鳍豚标本中,有的头骨粉碎,有的被拦腰斩断。


再次,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洄游路线。魏卓说,前些年有关部门在湖北洪湖燕窝实施爆破清理航道时,将一个拥有4名成员的白鳍豚家庭全部炸死,其中还有2头怀孕的雌豚。


此外,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魏卓说,随着长江沿江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长江水质的污染日益严重,这极大地影响了白鳍豚的健康,造成其繁殖能力减弱。一项研究表明,白鳍豚体内的有害物质含量比海豚要高得多。



一曲白暨豚的悲歌


瑞士人August Pfluger创建的白暨豚基金会至今已为白暨豚的救援工作付出了20万美元的资金


The Race Goes On!…


August Pfluger宣布白鳍豚灭绝的文章




The baiji is Functionally extinct. Lipotes vexilifier is the first species of cetacean - whales, dolphins and porpoises - to disappear from our globe in modern times…the first large mammal to go extinct as a result of man's destruction of their natural habitat and ressources.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you blog demonstrates to us a great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lity and ultimate care, which I really appreciate (why there is little relevant to your major? :P). As a life science student, I spent a lot of time at wild areas during my first two undergraduate years (not the case now, though). The beauty of nature has inscribed deep in my mind.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familiar to me the ever-exacerbating situation of natural habitats of wildlifes. For example, I could always tell some difference every time I went to the back-mountain of zhuhai campus, and all of them were the marks of human activities. As for the case of Baiji extinction, your words have made an echo of mine.

  said...

hehe, that's really not any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ultimate care" thing. I just want to notes down something interesting and worthy, and do some info collection works. I think the most fasinating things are to discover the slim and delicate connections between those seemingly-unrelevent things, and to explore the richness and of those considered-unimportant materials and existences.

如果目标正确,它只不过是不动声色地、极其庄严自信地向人们预示今后可能进行的写作,而无须有任何愧色。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