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8

On This Day


Partly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September 28 is the 271st day of the year (272nd in leap years)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There are 94 days remaining.


Events


2006-09-27

不要只是说学生水平下降了


现在凌晨,过了12点,所以确切的说应该是昨天,我错过了一次系内论坛上的大水。当我赶到现场的时候,只剩下一些合集和不可回复的回帖,过激的言论都删除了,讨论也基本结束了,不过从这些残留的痕迹里还是能够看个大概。起因大概就是面试的时候,有某老师为难了某学生,后来学生回来发了一篇名为"老师们不要只是说学生水平下降,ok?"的帖子,后来把老师引来了,然后两方面就你来我往起来。个中细节不是我关注的,我只是不想缺席这场讨论。


首先,老师们说我们学生水平下降了,是不是事实呢?我不是很清楚以前学生的水平怎么样,不好作个横向比较什么的。纵向比较一下自己以前的水平,我是觉得确实是下降了。这里说的下降,不是说智商下降了,不是说人变蠢了,不是原来会的东西都不懂了,学了这么几年,怎么还是学了点东西的,眼光心智什么的也更开阔更成熟了,这些都不是以前所能比拟的。只不过我不这么看"学生水平",至少这些不能概括所有的水平。举个简单的例子,大一的时候我选课的时候,考虑的是这门课教什么,老师怎么样,自己感不感兴趣,到了大三,拿到一门课我首先关心是给分高不高,考核难不难,负担重不重。喏,什么叫功利,这就叫赤裸裸的功利。为了分数而算计是首要的,想学点实实在在的东西反倒成了其次的目标。课程的负担又那么重,学习逼得越紧,越没有时间搞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提高提高所谓的动手能力。额外的不说,就算能把课程内的内容学好了,都局限在考试范围上,都着眼在试卷怎么出题上,又能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能够真的对得起 "知识"这两个字呢。这个不就是水平下降么。大一的时候,牛牛的学长来座谈来介绍经验,一见面就是说,我很羡慕你们呀,有朝气,有锐气,我们都没了,当时听了,以为学长这么谦虚客气,都看着学长笑了起来。现在看看自己,是一点都笑不起来了。一个人总是对自己有所期望的,如果达不到这个期望,那么就可以认为水平是下降了的,这个是我的观点。


学了十多年,还是围着分数转,舍本逐末,这未免太悲哀了。人心就是这么浮躁和投机功利起来的。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一般的情况,我不好下结论,没有调查研究没有统计数字。但至少我耳听目视,听到的都是这样的调调,看到的都是这样的风气。当然,有那么多出类拔萃的例子,都可以一一列举出来,作为反驳的例证:他们都学的很好,成绩和能力都兼顾得很好,学下来水平都上升了,如果你水平下降了,那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是啊,自己当然是有责任的,周围环境再怎么影响你,也完全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完全可以坚强而独立的成长,没长出来自然是不够坚强独立的责任了。但是旁边这堆着的好些淤泥难道不该检讨一下么?例子再多也到不了大多数,不能拉一条平均线来讨论问题,又能说明多少问题呢?何况谁又能说这些出类拔萃的人没有多少受到一点不好的影响,或者说如果少点淤泥,说不定他们还能长得更好呢?人心浮躁,难道全都是人心自己的问题吗?


那么,该怪谁呢?怪老师么?大学生不比小学生好糊弄,基本的判别力还是有的,老师水平怎么样,有没有尽职尽力,还是分辨得出来。有的老师确实不怎么样,可以怪他们没教好。但是很多还是合格负责的,就算是那个引起大水的老师能指出学生水平下降,能在论坛上跟同学们灌水互拍,先勿论风度如何道理如何,至少说明他对这些问题也是痛心疾首的。而且每学期上课都没少听老师们一再强调,不要对分数太在意,不要太功利,不要只局限于考试内容,道理是说了很多,只不过没有人听而已。说得再多,成绩评判的制度在那里摆着不动,又有什么用。是不是会背个公式,理论知识就过关了,是不是能熟练操作示波器,动手能力就强了,在我看来这样的检验方法即使简单粗暴,本来也不是什么本质问题。但是关键是,如果可以临时抱抱佛脚,死记硬背突击一下,可以通过投机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这样的话,这个检验就变质了,不单得不到原来的效果,反而把学生都带坏了。所以我要说这个教育是失败的,是制度的失败。


说得多了,好像要找什么借口似的。其实是无论是谁的责任,是顾不了也顾不上这么多的,也早就不指望什么了。还是要靠自己坚强而独立的成长,但求能有一天能长出来。你是如此让人失望,只是愈发地让人想要逃离罢了。


20060928 0319 update: 发现windrok也写了一篇题目几乎一样的不能只说学生水平下降



2006-09-24

廖冰兄的悲愤漫画


新华网广州9月24日电(记者 赖少芬)著名漫画家廖冰兄2006年9月22日晚在广州病世,享年91岁。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曾有这样的评价:廖冰兄本人就是漫画,就是中国漫画史,就是现代文化史。而廖冰兄自评漫画生涯时则说:"廖冰兄的'悲愤漫画'也应该是绝后了,忧国忧民的中国漫画,无意中由我来画了个句号,中国如再经历我那'悲愤漫画'的时代,如再需要廖冰兄和廖冰兄的漫画,中国就太悲哀了。"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廖冰兄说,"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故我所做的多是悲愤漫画。"这悲愤在画面上是震慑人心的恐怖、阴森、悲怆。"像有一根横梁在你的头顶将要压下","像一场噩梦里你看见一颗巨大的陨星在眼前坠落","像墓旁的尸怪或嫠妇挑着油灯夜哭!"--要以怎样深沉的呼吸,才能喊出这样的悲愤?要以怎样深沉的情感,才能坚持这样的悲愤?


  当你面对那张猫头鹰与公鸡对决的漫画,你会因为整幅的黑暗而感到压抑,你会因为光明的惨白而感到恐慌。凄厉与恐怖呈现在画面之前,首先呈现在画者心中。六十年以后读画者仍然感动,因为仍然能触碰到作者发自内心透彻冰凉的绝望。


难得大家这么有共鸣

我开始用MSN,是最近两三个月的事情。以前虽然也用过,但由于联系人稀疏终于半途而废,不能算数。一直以来我只用过一个签名档(或者更官方的叫法是"让联系人看到的个人消息",嗯):"有一种防卫叫做我无所谓"。用了这么久一直都相安无事,今天不知怎么回事,一天之内先后有三个人突然问了起来:第一个是甫一加为好友当即表示要把这句话剽窃为己用;第二个也是无来由的突然问起这句话是不是"很火热的话",更表示想知道"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在哪里抄袭的而已",让我解释了一通;第三个也是直接表示要借用为签名档,并声明和"爱情无关",好像我用的原因就和爱情有关一样。这样的事本不奇特,类似的在QQ上也发生过,一次是"做错的事迟早是要还的",一次是"40年够不够反思历史,谁在逼我们忘记过去",都无声无息的被某些人偷拿去用了,让我一度怀疑自己在改签名档方面天赋异禀,不过这次怪就怪在一而再,再而三,而且还都要赶在今天,难道冥冥中存在某种神秘的生物钟,让大家同时对这句话有了共鸣么?


这句话出自康晋荣(也就是康康)的专辑《管你妈妈嫁给谁》中的一首歌曲《你不爱我》中的歌词。在两个月前我写过一篇《谐星的无奈》,引用过这段歌词,当时是因为看到了康康的blog上面正有一篇《大男人》。不知道这些人看了这篇文章会不会更有共鸣呢?我倒想听听。

2006-09-23

热闹是他们的


写blog也是有惯性的,事情一忙起来,一连几天顾不得写,人就懒起来了。


这几天正是学校推研的时候,从开大会发志愿表,到交表不过两天的时间,然后就是面试,也会在随后的两三天内确定下来了。所谓面试填志愿不过是些门面的功夫,一切都是根据成绩排名来算,什么样的分数去什么样的地方很早就已经确定下来,只不过在这几天迅速的明朗化而已,师兄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家排着队来填这些个坑。当你发现三年的学习将集中在这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决定将来的出路和命运,人心难免焦躁起来。这个时候大概只有两种人可以置身事外,一种是成绩靠前的早就确定了去处,属于已经一早占好坑的萝卜,一种是不推研的,属于不占坑的萝卜。


我属于后者,可以在一边旁观。其间跌宕起伏,颇具戏剧性。有的事先联系好了导师占好了坑,结果名额被裁掉了,坑没了。有的由于不想读博士,活生生被排在后面的人挤了下来。有的一开始就找了好几个地方,结果要么自己不想去要么被拒,但最后又收到了理想的offer。这边厢,博士的坑空着没人占,交叉的坑也少人问津,那边厢,出现了"八个学生五个老师抢三个名额"的惨况。在辅导员那里有一张花花绿绿的排名表,标明了各个人的去处,互相都知己知彼,可以在辅导员的协调下,把一切坑都安排分配好。虽然说到最后,决定因素只是成绩而已,你可以说这种一刀切是简单粗暴的,但确实是一种公平简单省事的方法。三年前,学生节上有个节目叫《推研纪实》,里面有句经典对白:



这次推研跟以前一样,只有大四的同学才能参加,我们的原则就是能推上的都能推上,推不上的都推不上,不可能能推上的不给推上,也不可能不能推上的给推上了,如果你能够推上但又要出国那你就推不上,如果不能推上但也要出国那你还是推不上,总的来说,成绩够的你就一定能够推上,成绩不够你想推上也推不上,要出国的统统地推不上。明白了吗?



当年听了只是觉得挺搞笑的,现在还真是这个样子的。他们再焦躁,再崩溃,再不知所措,过不了几天终究会尘埃落定,而我仍旧是飘扬在半空的鸡毛,不知所至。


当年朱自清在荷塘边散步,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鸣,感慨"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那是另外一种心境罢。

2D条形码-QR code


foxbok QR code


以前上日本网站总能看到这种密码图一样的黑白矩阵,要用支持相关功能的手机照下来就可以识别其中的信息。今天在Herock看到,才知道原来这个叫作QR code,全称Quick Response Code,是一种日本人发明的2D条形码。


因为是2D的,所以比起一般的条形码能储存更多信息,数据容量最大高达4296个字母数字。而且除了纯文本信息之外,还可以储存网络地址,电子邮件和通讯录,而且文本信息还可以加密。虽然这么诱人,但是没有相关器材不能识别还是白搭,不过有个Psytec QR Code Editor的软件,不单可以编码制作QR code,而且还可以以截屏(快捷键ctr+d)的方式来识别QR code,而且还是汉化版的。


Wo-Ka-Ka!这样就好玩多了。考虑以后用QR code来写blog,或者传递些秘密信息什么的。

2006-09-18

消息蛋


我现在的msn头像是个发芽的鸡蛋。



这张图来自华纳唱片出的天才宝贝系列之「莫扎特效应」系列1的唱片封面。据说小朋友听莫扎特会变聪明,很多人用来作胎教和幼儿教育。是因为这个"据说"相当有来头,曾经有科学家做过统计实验,最早1993年有论文发表在Nature上,不过后来受到了挑战,又有科学家用自己的研究数据质疑莫扎特效应,争议至今。其实无论真假,多听听古典音乐都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也不用那么功利的看待。扯得有点远了,其实我是想说这个发芽的鸡蛋来着。


有人看了我的头像说自己也买过这样的鸡蛋,我想大概就是把鸡蛋当花盆来养花而已。不过我在网不易看到一个,就不只是花盆养花这么简单了。


mesegg_lg


这个叫Message Egg的东东,首先看起来蛋壳是封住的,装在罐头里。只要拉开罐头,浇点水,等几个小时,就有一株豆芽破壳而出。这个听上去就已经挺cool的了,不过更惊喜的是"豆瓣"上还长着字。不过开始的时候还被种皮包着,字也比较小,等到生长个5到7天,子叶撑破种皮长得足够大了,上面的字就能完全显露出来,你也就得到上面的信息了,所以才叫作"消息"蛋。可以选的消息有 'Happy Birthday', 'I love you', 'Good luck'或 'Best wishes'等等。虽然网站上说什么基因技术之类的,不过大概基因技术还没发达到这个地步,简单想想估计就是通过某种方法透过种皮把字事先刻在子叶上的。不过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件挺有趣的小玩意。


mesegg_alt1


说起鸡蛋,小时候大家应该都学过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他画了那么多蛋也只是蛋而已,现在的人就有创意多了。我找了一个地方,就有很多很多充满创意的蛋:设计者们的达芬奇鸡蛋

2006-09-17

解剖青蛙套装


不知道有多少人中学的时候生物课做过解剖青蛙?我记得当时做过一个神经反射实验,是先把青蛙的头剪掉,然后刺激它的腿部,观察反射反应,然后再用针捅进脊柱破坏掉脊髓,反射反应就消失了。想起来当时有些同学一剪刀下去没有剪透的,生命力顽强的青蛙吊着半个头跳来跳去,天啊,是多么可怕残忍血腥的一副画面?。


这样的实验真有人会怀念吗?不管怎么样,已经有人把这解剖青蛙实验做成商品拿来卖了。在Cool Hunting上看到,这款产品由Jack Spade设计出品,叫作Frog Dissenction Kit,我把它翻译成解剖青蛙套装,里面不单包含了一整套的解剖工具,一本指导书,而且还有一只"真空封装甲醛处理"(vacuum-sealed formaldehyde treated)的青蛙,如下图:


frog2.jpgfrog1.jpg


大概是新出品的,我在Jack Spade的网站上还没看到相应的介绍。倒是再google的时候,找到了一些虚拟解剖青蛙的教学网站,比如说:Virtual Frog Dissection Kit,这些就真的是拿来教学的了。虽然是虚拟的,但看上去还是觉得挺恶心的。


我有一些同学是学医的,他们有的时候会若无其事的聊起一些解剖实验的事,而且是在饭桌上……所以说君子远庖厨,除了君子有仁人爱物的美德之外,大概也是考虑到饭要吃得顺心一点。


所以一直以来我对这些学医学生物的同学怀有极大的敬畏的敬意。

做做智力题


今天在大导演彭浩翔的blog上看到一条智力题:三万月薪难题





朋友传来电邮,有一条关于应征月薪三万工作时的面试问题。感觉有趣,记录如下:


小明和小红都是张老师学生,张老师的生日是M月N日,二人都知道张老师的生日是下列10组中的一天。张老师把M值告诉了小明,把N值告诉了小红,张老师问他们知道他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3月4日 3月5日 3月8日 6月4日 6月7日


9月1日 9月5日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8日


小明说:「如果我不知道的话,小红肯定也不知道。」


小红说:「本来我也不知道,但是现在我知道了。」


小明说:「哦,那我也知道了。」


请根据以上对话推断答案。


这问题见证了香港经济的转型。过去在金融风暴之前,从没想过月薪三万元的工作,要回答一条如此难题。


旧日的好时光,今天顿成泡影,原来那三万元,都不是容易赚。答案在两天后公布。



做这道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观察这些日期的规律,12月2日和6月7日的日期都是独一的。所以小明敢说:"小红肯定不知道",说明他知道的月份不是6月或者12月。
然后小红通过小明的话推断,说自己也知道了,说明她知道的日期在剩下的选择中也是独一的,也就排除了是5日的可能。
最后小明说:"我也知道了",说明是9月,因为9月排除了5日,就剩下1日了。


所以正确答案就是9月1日。


但是如果深想一层,又觉得有点不妥。根据我以前接触过的海盗分金啊乡村狗吠啊这种逻辑推理题,基本假设都是参与的人员都是思路清晰充分理性的聪明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深思熟虑完全正确的。这样考虑的话,小明第一句话就值得好好玩味了。


比如说,小红如果知道的日期是2日或者7日,那么她马上就可以说出老师的生日,如果她没有,就可以排除2日和7日的可能。这个时候,如果小明知道的月份是6月的话,因为6月的选择只有两天,排除6月7日,就剩下6月4日是答案。如果他没有说出来,就可以排除6月的可能,这样的话,如果小红知道的日期是4日的话,就可以推断出生日是3月4日。


所以,如果生日是3月4日的话,小红是可以通过推理"知道"的。这样的话小明一句"她肯定不知道",能排除的就不只是6月和12月,应该也包括3月了。这样的话,小红当然能知道答案。但对于小明来说,到底是9月1日还是9月5日,就无法知道了。



嗯,我是不是想多了……

2006-09-13

转载:阿娇事件的利益与政治角力


转载自纵横周刊-第30期



阿娇事件的利益与政治角力
金庸曰:"报纸是股东的私有财产,不是公众的公器"。[研究员/ 严飞]



阿娇钟欣桐在马来西亚演唱会后被《壹本便利》偷拍换衣,无论是妇女团体的同声谴责,还是演艺人士的上街游行,本来都只是一宗针对传媒道德的挞伐,在八卦文化盛行的香港倒也司空见惯。可是随着事态的持续发展,偷拍事件已经不再是惹起公愤这么简单,其背后牵扯出来的利益团体和政治派别之间借机角力的微妙效应,才真正是新闻的看点。


首先,就是大佬和大佬互相恶毒抨击、拉扯对方下位的"司马昭之心"。《壹本便利》的大老板,是香港人称"肥佬黎"的黎智英 ; 其统领的壹传媒集团,以旗下《苹果日报》、《一周刊》等为代表,极尽煽情报道、八卦炒作之本色,屡屡挑战道德操守的底线。这种"苹果化"作风虽然让社会舆论一致反感,但市场反映却极为成功。特别是《苹果日报》在 1995 年香港报业市场几近饱和的情况下高调入市,一举将当时位居全港报纸销量第一的《东方日报》拉下马,从此和其背后的东方报业集团结下梁子。两家互相视对方为眼中钉,经常在各自的报章内大幅报导对手的负面新闻,以达丑化打压的目的。


这一次阿娇有难,开创"风月版"鼻祖的《东方日报》,以及与其同系的《太阳报》自然不会放过送上门的机遇,站在道德的高地上连篇类牍地大肆批评和声讨。这一边,以"遭万箭穿身,仍气定神闲地啖一颗苹果"为创刊广告的《苹果日报》,不仅低调处理偷拍报道,而且借专栏作家的名,为《壹本便利》托辞护航。在力挺偷窥无罪、《壹本便利》不能道歉的同时,亦含沙射影地暗指"某集团"是乘人之危,拉人下水。


两大集团皆有所短,在利益面前却又相互谩骂攻忤,都指望揣上对方几脚后多占领几分市场。这还不算完,两大集团幕后所属的政治派别,也开始借势攻击,让本来简单的阿娇事件沾染上许多政治的味道。


肥佬黎的壹传媒集团,以《苹果日报》、《壹周刊》为喉舌,一直站在与较亲中和亲政府的左派报章的对立面,主张尽快实行普选,是民主派的主要支持者。黎智英本人,与天主教香港枢机陈日君和民主党前主席李柱铭份属老友,他们三人更是有"反中乱港三人组"的"美名"。这次黎智英旗下杂志出事,政治密友陈日君果然跳将出来为黎智英辩护,说他"对手下管制好宽松,未必知情"。


这位曾经在擢升主教时亲带李柱铭和黎智英两名非宗教领袖到梵蒂冈与教宗握手,在世贸香港部长会议期间谴责与韩农发生冲突的香港警察为"香港之耻"的民主派精神领袖,这一次留下一个这么大的道德两面把柄,其结果就是被亲北京人士和媒体,如《东方日报》、《大公报》等痛骂,还祸殃李柱铭,三人一起戴上了"背叛社会公义的邪恶的三位一体"的大帽子。


金庸曾经说过,"报纸是股东的私有财产,不是公众的公器"。只有在香港的政治环境中,阿娇被偷拍才会有出现如此畸形的发展。

进不来?出不去?外一则


新华社发布《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



《办法》说,国内用户订用外国通讯社新闻信息,应当与新华社指定的机构签订订用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订用、编译和刊用外国通讯社的新闻信息


《办法》规定,新华社对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的新闻信息有选择权,发现含有被禁止发布内容的,应当予以删除。


《办法》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通讯社,以及其他具有通讯社性质的新闻发布机构,在内地发布新闻信息参照本办法执行。



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至今我们还没有越过长城()。



维基百科拒绝内容审查



维基百科创始人Jimmy Wales 拒绝屈服于对Wiki词条的政治敏感审查。自去年10月Wikipedia被封锁已经将近一年,中国大陆至今只能通过特别手段访问。
Google,Microsoft和Yahoo在进入中国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对内容管制作出了妥协,而Wales认为,Wikipedia绝对不会因此而产生变化。
'We occupy a position in the culture that I wish Google would take up, which is that we stand for the freedom for information.'"


2006-09-12

不审计不知道


审计署公布42部门去年预算执行审计结果



卫生部
闲置财政专项款6.12亿
国家人口计生委
结余资金违规用于补超支
人民银行
固定资产购建违规款10.1亿
国家发改委
为破产煤矿提供千万改造资金
教育部
多报领数百万政府特殊津贴
科技部
千万科研资金长期闲置
国防科工委
为非所属单位申报千万预算
国家民委
无预算支出1968.92万
公安部
公安大学擅建亿元基建项目
民政部
数千万福彩金面临损失风险
司法部
数十万资金挪作他用
财政部
隐瞒个别基金收支预算
人事部
净收入未按比例上缴财政
国土资源部
违规使用财政资金1.8亿
国家测绘局
人员经费超预算列支30万
交通部
北京交委滞留3亿专项资金
商务部
挪用公用经费改造宿舍
文化部
防伪标识违规收费过亿
信息产业部
3347万违规存到物业公司
农业部
水产研究院私设千万小金库
国资委
挪用国家建设资金960万
海关总署
挪用132万出国考察
国家工商总局
1674万结余资金未审核备案
国家广电总局
编列非所属单位预算2.19亿
国家体育总局
擅用彩票资金2787万炒股
国家安监总局
330万购买办公用房
国家药监局
滞收欠收费用1632万
国家林业局
挪用还贷准备金5.67亿元
国家旅游局
指定采购获利688万
新华社
1.4亿元未纳入预算安排
国家行政学院
收取培养MPA学杂费594万
国家外国专家局
专项经费未按规定处理
中国科学院
挤占科研经费1120.12万
中国社科院
挪用国家建设资金431万
中国气象局
二级单位基本支出差距较大
中国保监会
挤占公用支出776万
国家自然基金委
4814万净结余未纳入预算
国家邮政局
超范围运用储蓄金20亿
国务院三峡办
三峡办超预算支出240万
中国贸促会
截留7401万政府非税收入
国家粮食局
4363万配套资金长期闲置



其实,结果公布出来戏只演完了上半部,大家更关心的是之后呢?是不是又会"于无声处更精彩"呢?话说当年太监拦住纪晓岚要听故事,纪晓岚说:从前啊,有个太监……太监问:下面呢?纪晓岚答:下面没有了!明明知道下面没有了,越是好奇想问出个究竟来,那等着看看吧。

正所谓:
不审计不知道,审计完更奇妙。

2006-09-11

五年前



五年前,还在上高中,本来只是个普通的夜晚,无意中转到凤凰台,才知道发生了大事。911前恐怖分子大都是在电影里,911后大都出现在电视里,从那一天开始世界不同了。


一开始只知道纽约世贸大楼遭到了袭击,但是具体是什么完全不清楚,虽然电视台只有模糊的画面,虽然大多数画面只是定格在冒烟的世贸大楼上,虽然播报员都显得语无伦次,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就是这些粗糙却真实的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难以言述的巨大震撼,第一次感觉到与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如此接近。整个人一下子就兴奋起来,守着电视看,一开始只有凤凰台一家,后来香港电视台也开始特别新闻报道,中央台就毫无反应,于是就这几个台来回换,然后是看到另一架飞机撞了过来,然后还有五角大楼受到袭击,然后还有别的航班被劫持,然后世贸大厦轰然倒塌,各种各样的信息渐渐汇集起来把事情勾勒出来,整个事件一点点展开在你面前,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发生,这就是一种亲历其中的感觉。当时只是直觉上觉得这必将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除此之外,第二个感觉就是觉得美国遭报应了,似乎反而是一件值得庆幸的,这种幸灾乐祸现在想起来实在太残忍了,而且幼稚得可笑。


袭击再恐怖,究竟还是发生在遥远的美国,死伤者再多,冷冰冰的统计数字容易让人麻木,画面再惨烈再震撼,究竟还是在电视里面,感慨之后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有太多的理由可以视而不见,但是一切都不能细想,去想那些具体而微的人世悲剧,这些才会沉重得让人无法承受,作为一个人,又怎么能残忍至视而不见。21世纪甫一开始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实在是文明倒退的悲哀。



九一一袭击事件,简称"九一一事件"或"九一一",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土,通过劫持多架民航飞机冲撞摩天高楼的 自杀式恐怖袭击。在事件中共有2,986人死亡,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受到袭击,美国经济同样遭到严重打击。该事件也导致了此后国际范围内的反恐行动,包括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针对恐怖组织及相关国家越来越大的压力。


转载自维基百科

2006-09-09

今天两件事


今天是毛泽东逝世三十年。



今天台湾开始倒扁静坐。


更新一下边栏的链接


我有两枚师兄,从高中到大学,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现均飘洋过海,游学在美洲的大陆上,一雄踞正北,一坐镇中南,将美利坚合众国夹在中间。我在这里隔海相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链接于边栏。

2006-09-07

每个人都是毕加索


现代艺术的精神是一切都可以是艺术,只要有艺术的观念。有艺术的观念,还要有艺术的手段,虽然想做画家,但不一定有画画的条件。The Mr. Picassohead Gallery不过现在通过网站Mr.PicassoHead,可以很方便地DIY一幅毕加索风格的人像抽象画。


网站提供了各种基本的抽象图形,包括五官,发型等等,然后可以进行缩放,旋转,配色等等操作,还能加签名。虽然图形组件不算太多,且不能随意涂抹,自由度有限,但是正因为这样操作起来非常简单,而且组合起来变化也很多,生成的画也有模有样,有点毕加索的味道。画完之后可以把作品用email寄给别人,同时作品也收录到了网站的Gallery,可以按照作者名称和标题来搜索,也可以顺便欣赏一下别人的创意。 Mr.PicassoHead从2003年创建至今,已经收藏了将近50万幅的作品了,看来人们做毕加索的冲动还是挺旺盛的。


下面,欣赏一下拙作,是不是有点意思呢?


可怕的糖果


注:hard candy其实是英语俚语,指的是那些未成年少女,尤其是那些吸引娈童者的,有点类似Lolita的意思。今天(2006.9.11)才知道的,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不知道,惭愧啊。

Urban Dictionary给出的解释:


Hard Candy
An underage girl - often aged 12 to 16 - who is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and/or gullible. In other words, a pedophile's dream. See Lolita.
All of the teen sites now are like dedicated to Hard Candy.

顺手查了一下Layer Cake的解释:


Layer cake
Noun. Phrase describing the dark layers of the London Underground Organised Crime scene. Derived from a Chocolate layer cake, emphasising the dark, criminal layers of the London mafia.
"Welcome to the Layer Cake, son" Layer Cake 2004 (Sony Pictures)

电影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碰到什么。特别是当电影听起来就像是巧克力这种糖果点心的时候,尤其难猜。比如说《夹心蛋糕》(Layer Cake),其实是黑帮犯罪片。比如说《饺子》,其实是惊悚恐怖片。再比如说我昨天看的《水果硬糖》(Hard Candy),看得我胃内一阵翻腾。


已经很久没有经受这种恶心煎熬的观影体验了,其实变态如《困惑的浪漫》(Nekromantik)之流也不是没有见识过,真要是赤裸裸血淋淋,反而会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但是偏偏这次《水果硬糖》走的是心理恐怖路线,不,应该是心理恶心路线,才让我坚强的胃又翻腾了一次。又再一次印证了那句话,"真正可怕的是那些看不到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画面暗示心理暗示来调动观众的想象力,来达到最大的恐惧感。整部影片没有任何血腥直露镜头,甚至非常刻意避免,而且画面,镜头,剪辑,对白,以及二人对话式(类《梦想照进现实》)的电影风格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艺"腔,然而就是这种含蓄的文艺路线却带来一种慢火煎熬般的紧张体验,更让人受不了。不过,我怀疑这种感觉大概男性观众会更强烈一些。


简单粗略来说,故事是这样的,一个14岁女小孩和一个32岁男摄影通过网络相约咖啡厅见面,互相之间似乎都挺有好感,于是男摄影把女小孩带回了家。然后呢,中文剧情介绍是这样写的,"事情进展顺利,没想到,带回家后噩梦才要开始",思维正常的人看到这里大都会猜测:毁了,男摄影是个变态。没错,男摄影是个变态,但是女小孩更变态,这部电影要说的是以变态报复变态的故事,这也是剧情跳出老套路之处。相比之下,英文剧介要说得清楚些,"A mature 14-year old girl meets a charming 32-year old photographer on the Internet. Suspecting that he is a pedophile, she goes to his home in an attempt to expose him."(pedophile,娈童者,另外通过电影对白还可以学习如下单词:voyeur,窥淫狂;molester,猥亵者)。虽然这个英文的透露的剧情信息更多,但是实际上是误导了观众,相比之下,中文版的要更准确些,因为这岂止是简单的"怀疑(suspecting)"和"试图揭露(an attempt to expose)",这根本就是一个精心策划早有预谋的集心理摧残与肉体虐待为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彻底将人折磨摧毁的一次完美谋杀。


能把一个本应天真无邪的小女孩逼得做出这种变态的报复,想必是要说明娈童者的行为更加变态得令人发指。但是影片的焦点又多是集中于小女孩对摄影师的百般折磨以及摄影师的无助挣扎上,更多的是一种官能上的刺激,而对摄影师犯下的娈童罪行都是间接表现,虽然他是罪有应得,但是还是难免让人觉得惩罚来得太过分了而产生同情,况且小女孩一副自以为是冷酷无情精于算计的嘴脸也很难让人喜欢。这让人不禁怀疑,难道这电影是想用极端的例子来说明现代人都是道貌岸然而内心变态的表里不一(连小女孩都不例外)吗?然而,电影的对白又分明是在不断揭穿和批判娈童者的,倾向十分明显,小女孩批驳摄影师的恳求说情求饶的大段大段的对白充斥着道德说教和审判色彩,她不单是一个行为上无情的复仇者也是一名精神上全能的审判官,洞察一切,把娈童者的虚伪无耻看得通通透透,可以高高在上的进行正义的批判。只不过这样的机智老练超越了一个14岁小孩应有的智力水平,片中小女孩自承是"疯的(insane)",但是这也未免"疯"得太有水平了一点,以至于没有什么说服力,道理说得再好也不像是从她的口里面讲出来的,反而让人觉得形象苍白单薄。相比之下,娈童者在绝望无助中的本能挣扎和心理崩溃再崩溃后的情态反应,则显得丰富和立体得多。不过应该要谢天谢地,要不是这种单薄的形象再加上Ellen Page匠气十足的表演时刻提醒着我--这不过是在演戏,否则很可能让我从此对一切外表天真无邪的充满怀疑,对14岁的小女孩产生心理阴影。可惜了一部立意新颖的电影题材,再深化一点就是很好的文艺片,再极端一点就是很黑色的cult片,不幸的是两头不到岸,只是让感官刺激唱了主角。


诚如海报上印的大字影评提醒的那样"ABSOLUTELY TERRIFYING! ",只此而已。


2006-09-03

一切都会不同了

《非常道 意志第九》

1918年,27岁的胡适到北大任教时,已成了全国知名的文学革命提倡者。林语堂以清华教员身份迎接他。两人见面时,林"犹如触电"。胡博士引用十五世纪人文主义者伊拉斯摩斯从意大利返回祖国荷兰时的豪语说:"我们回来了。一切都会不同了。
到北京是上午10点,火车只晚点半个小时。回到宿舍是11点半。坐下来打开电脑,先是键盘坏了,最下一排字母按键全部失灵,然后是上不了网。在超市买了个键盘,等网络恢复正常,已经快晚上九点了。

2006-09-01

承诺与习惯


这篇文章我说的是我在ycul的博客,各位放心。


王佩说,跟候鸟迁徙一样,博客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这句话来自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Le Peuple migrateur), 影片开篇就是一句:"The story of bird migration is the story of promise - a promise to return. ",几乎是全片唯一的解说词,用影像说话不需要太多言语。博客的承诺,是一个关于持续更新的承诺。这大概是一种最飘渺的承诺,因为它本来并不存在出,也从来没有人说要遵守。只是当你开始持续的每天更新了一段时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成了一份承诺。


以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至少没有意识到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会幻想自己是在孤独的写作,不加任何链接,不加任何标签,不告诉任何人,用梁文道的话说就像是"把写上字的笺条塞进瓶子,投进海心,所谓的「瓶中信」"。不过,很快我就发现这不过是自欺欺人,因为我分明期待「瓶中信」被人捡到的奇遇。至于"没有意识到自己意识到了"这句拗口的话,要说的是,后来渐渐地开始总是不自觉地惦记着是不是要更新点什么,出远门前也要发一篇" 预告",其实就是说未来这一个多星期没有办法更新了,这又是说给谁听呢。有的时候甚至发展到,明明没什么可写的,却枯坐在电脑前浑身不自在地一页一页的重复翻网页。


心理学上,有种焦虑叫作强迫性精神官能症简称强迫症。医书上说,"罹患强迫症的人会陷入一种无意义、且令人沮丧的重复的想法与行为当中,但是一直无法摆脱它",我说,好险,差点就成精神病了。因为我从来没有觉得这种"强迫性"的想法与行为是令人沮丧的,相反,我正是觉得其中充满乐趣才会长久的保持这种"甲亢"般的热情。其中一条乐趣就是,通过网站边栏里的访问统计插件可以反过来观察读者是谁,就像是在瓶子里面除了塞信件,还顺便装了摄像头。通过它,我可以知道这些访客哪些只是匆匆的过客哪些是我认识的人,他们来自哪里在这里又逗留了多久,也可以分辨他们是从别的地方的链接进来的还是自己输入的网址,或者是搜索了什么的关键字才找到了这里。


所以前天晚上,一个MSN上的朋友提醒我怎么没有更新博客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出现的一幅画面是,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的电脑前,打开IE浏览器,用google搜索"foxbok",再从搜索结果中拣出"来日方长"的条目,点击进来浏览却发现没有任何新文章。我想在这种情景之下这位朋友大概难免会有那么一丝小小的失望吧,对此我是抱歉的,以前我总以为一直是在跟自己较真而已,而现在仿佛隐约听见了黄健翔的嘶吼--"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一个,人!" 于是乎,我也意识到了这里面确实是有承诺的。


面对这个问题,要解释一下。不是没有时间,不是要偷懒,不是无话可说,不是意兴阑珊,只是在家里有很多的不方便,既然不能专注,索性就不写了。其实硬要偷懒更新,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每天原文转载一篇就可以了,我以前就是这么干的。这个和承诺无关,是另外一个故事。从技术角度,这是一个关于习惯的故事。(说话间,仿佛觉得自己好像又在保证书上签了字一样,这里是不卖注水猪肉的。)


我的习惯,是要不受干扰的独自拥有一台电脑,而在家里只有一台电脑。我的习惯,除了秉承"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之"的精神,还有胡乱google之的爱好,所以有的时候写一篇东西,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查阅资料作"拓展"阅读,所以我很怀念北京那台顺手的电脑。我的习惯,有的时候是昼夜颠倒的,深夜凌晨的时候,环境应该是最安静的,思绪也是最清醒的,虽然环境是同样的,但是在家里,深夜里却要蹑手蹑脚的怕惊动了别人,早上的时候也不敢睡到起床直接午饭,这样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幻觉,我总是想要问人为什么非要睡觉?本来养成的习惯,被迫要改变,苏轼说,长恨此身非我有,这是一件相当打击士气的事情。


几天前我收到pangolin的短信,他说他现在没有心思玩游戏,生活空虚而郁闷了。我就顺势安慰了一下他,说,对啊,我也不知道干什么好,生活没了追求。他又发来一条短信,"我已经看了十三集憨豆,二十集易中天品三国,四部小说,两本细说,还有N部电影"。这个时候,大概任何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忍不住在心中暗泣,"苍天啊,您卑微的臣民终于见识到什么是赤裸裸的炫耀贴了"。但是对于pangolin,对于一个每天关注TLF关注游侠的人,对于一个熟谙游戏发布日期并能精准迅速的找到下载的人,对于一个第一次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从小学到现在我已经玩了超过一千多个游戏的人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所以我同样忍不住在心中暗泣,只是台词不一样,"苍天啊,您卑微的臣民居然没有游戏可玩了。"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盼望已久的假期变得这么无聊,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在学校盼望放假,在假期盼望开学,然后在开学后的瞬间又重新开始盼望下一个假期。每次都希望一个新的开始能让自己做得更好,但是到头来却总是发现总是有这样那要的原因影响让你做得更糟,于是开始想着还是下一个新的开始吧,难道这就是所谓的" 既定空间逃避症"。


我要回北京了,就在明天。


Powered by Zoundry

如果目标正确,它只不过是不动声色地、极其庄严自信地向人们预示今后可能进行的写作,而无须有任何愧色。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