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30

数位时代为子祈祷文及其它


主啊!
祈求你塑造我的儿子,
使他勿将著作权法视为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
让他拥有明辨的心,
听闻他人将未经授权的使用行为妖魔化,不致盲目信从、无知生惧;
遭遇他人未经授权使用自己所产的内容,絶不倚仗法理、怒言恶语。
祈求你塑造我的儿子,
使他勿将版税看作理所当然的收益,
让他存有感恩的心,
使他了解今生的灵魂可产作品,乃承自古人百世智慧的累积;
使他常记今日的作品得享报酬,须归功前人法商学识的发明。
祈求你塑造我的儿子,
使他爱上与他人分享自己创作的乐趣,
让他怀有无我的心,
令他感知众人体验他的创作,才使得他的创作存于天地;
令他参悟天地受用他的创作,方证明他的存在有了意义。
祈求你塑造我的儿子,
使他将遂行著作财产权视为一门生意,
让他持有理性的心,
教他明白若收不到钱,就应该彻底检讨自己的经商能力;
教他理解若经商不利,则不可对没付钱的客人乱发脾气。
如此,我,这位曾靠数位内容挣钱养育他的父亲,才敢低声说∶
"我没有虚度此生光阴。"


上面转载的祈祷文联合发表在CCB 2.0Mr.6上,作者是FUNCK


这篇"祈祷文"是仿照麦克阿瑟的为子祈祷文而写的,原篇是台湾国中的国文课本第三册第八课,大概属于必背名篇一类,FUNCK是台湾人,这样写对于台湾的读者肯定是相当熟悉的,我们就看着有点陌生了。其英文原文是这样的:



A Father Prayer by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May 1952)


Build me a son, O Lord, who will be strong enough to know when he is weak, and brave enough to face himself when he is afraid; one who will be proud and unbending in honest defeat, and humble and gentle in victory.


Build me a son whose wishbone will not be where his backbone should be; a son who will know Thee ?and that to know himself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knowledge.


Lead him I pray, not in the path of ease and comfort, but under the stress and spur of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 Here let him learn to stand up in the storm; here let him learn compassion for those who fail.


Build me a son whose heart will be clear, whose goal will be high; a son who will master himself before he seeks to master other men; one who will learn to laugh, yet never forget how to weep; one who will reach into the future, yet never forget the past.


And after all these things are his, add, I pray, enough of a sense of humor, so that he may always be serious, yet never take himself too seriously. Give him humility, so that he may always remember the simplicity of true greatness, the open mind of true wisdom, the meekness of true strength.


Then, I, his father, will dare to whisper, have not lived in vain.



国文课本上采用的是吴奚真的翻译:



麦帅为子祈祷文


主啊,请陶冶我的儿子,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人,能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软弱的;使他成为一个勇敢的人,能够在畏惧的时候认清自己,谋求补救;使他在诚实的失败之中,能够自豪而不屈,在获得成功之际,能够谦逊而温和。


请陶冶我的儿子,使他不要以愿望代替实际作为;使他能够认识主---并且晓得自知乃是知识的基石。


我祈求你,不要引导他走上安逸舒适的道路,而要让他遭受困难与挑战的磨炼和策励。让他藉此学习在风暴之中挺立起来,让他藉此学习对失败的人加以同情。


请陶冶我的儿子,使他的心地纯洁,目标高超;在企图驾驭他人之前,先能驾驭自己;对未来善加筹画,但是永不忘记过去。


在他把以上诸点都已做到之后,还请赐给他充分的幽默感,使他可以永远保持严肃的态度,但绝不自视非凡,过于拘执。请赐给他谦逊,使他可以永远记住真实伟大的朴实无华,真实智慧的虚怀若谷,和真实力量的温和蕴藉。


然后,作为他的父亲的我,才敢低声说道:"我已不虚此生!"



不过,FUNCK似乎参照李顺长牧师翻译的版本比较多些:



麦克阿瑟为子祈祷文


主啊!求你塑造我的儿子
使他够坚强到能认识自己的软弱
够勇敢到能面对惧怕
在诚实的失败中,毫不气馁
在胜利中,仍保持谦逊温和
恳求塑造我的儿子
不至空有幻想而缺乏行动
引导他认识你,同时又知道
认识自己乃是真知识的基石
我祈祷
愿你引导他不求安逸、舒适
相反的,经过压力、艰难和挑战
学习在风暴中挺身站立
学会怜恤那些在重压之下失败的人
求你塑造我的儿子
心地清洁 目标远大
使他在指挥别人之前
先懂得驾驭自己
永远不忘记过去的教训
又能伸展入未来的理想
当他拥有以上的一切
我还要祷求,赐他足够的幽默感
使他能认真严肃,却不致过分苛求自己
恳求赐他谦卑
使他永远记牢
真伟大中的平凡
真智慧中的开明
真勇气中的温柔
如此,我这作父亲的 才敢低声说:"我没有虚度此生。"



对于FUNCK是谁,Mr.6上的介绍是:




本名陈宇任,客家人,O型,水瓶座,1976年生于台北,台中一中、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上班族、网路人、音乐人。曾发表心中的日月(王力宏)、对峙(庾澄庆)、逍遥叹(胡歌)、金钟罩铁布衫(S.H.E)等词曲作品。2006年发行个人专辑- 大家都爱孙中山。现为Sony/ATV国际版权公司专属作者、"到台湾找我玩,同志!"网站站长。联络FUNCK,请按这里。



"到台湾找我玩,同志!"是个颇有意思和想法的网站。FUNCK对这个网站的介绍是:"这是一个让热情的台湾民众刊登宣告图像,告诉中国内地的朋友关于台湾够屌、够好玩的事物,并邀请内地朋友到台湾来分享、玩耍的网站",它的模式和 百万格子一样,在首页搞一块宣告版位分割成一百万个小格子,然后按每个格子一定价钱卖给人做广告宣传。


到台湾找我玩,同志!


除了这个卖格子赚钱的项目之外,这个网站上面还有另外两个公益串联活动:


到台灣玩不帶走一張發票 - 公益串聯活動


到台湾玩不带走一张发票


一個都不能封 - 兩岸良民網路防封鎖敦睦義檢


一個都不能封


形式主义范文模版一则


东东枪的枪看到一段文字:



XX的作品以其生猛不驯的意象切换和壁立峻切的韵律风格标示了当今汉语诗歌的一个异数。使XX区别于任何一位汉语诗人的是他诗中尖锐而不妥协的对人类全权文明状况,尤其是现代都市文明的反思与质对意识;使XX成为当代少数重要的汉语诗人之一的则是他对现实世界与个体自身的复杂性和悖反性的呈示与洞见,XX的诗一方面勾留了"朦胧诗"的固有文化隐喻,另一方面又"后朦胧"地解构了那种赤裸而单调的唯政治倾向中的总体化话语,而其对主流语境令人叹为观止的改写,也在一场美学颠覆与再造中重构起宏大话语历史性书写的个人范式。



所以说语言的伟大在于你每一个字都认得,但还是看不懂,而且看着挺唬人的。兼具这些优点,正适合做模版,挖几个空,把几个词作自由替换,改头换面又是一篇,通用性好适用性广,不愧为形式主义的最爱。


略为搜索了一下,原文出自孟浪的《南京路上,两匹奔马》的书评,更完整的版本应该是这样的:



诗人是罕见的,稀有的,南京路上,两匹奔马。孟浪的诗始终呈现出某种激越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根植于彻底的不妥协精神;既不向世界妥协,也不向自己妥协,更不向虚无妥协;但这丝毫没有、似乎也不会影响其与生俱来的飞翔品质。孟浪式的飞翔和优美无关,而以大气、尖锐富于变化取胜。--唐晓渡(评论家、资深编辑/北京)


多年来,孟浪以其克制、清苦和执着,证明自己是一位纯粹而自重的抒情诗人,保持缄默和低调,同时坚持对重大问题的介入和承担。他还是一位坚持到底的现代主义者,服膺现代主义诗歌的一切美德和献身精神。--黄灿然(诗人、翻译家/香港)


孟浪是诗歌的夸父,永恒的长跑者……所以才会说"一百年已然过去了/但他仍无法接近那峰顶的绝望"。--叶辉(诗人、资深媒体人/香港)


二十多年来,孟浪的诗一直显露出一种救赎整个世界的知识分子情怀。在现代汉诗的编年史中,孟浪的感觉显得更尖锐、更轻灵、更犀利。他的诗之针更细、更尖,更接近黑暗与鲜血。孟浪独创了一种抽象、递进、不断强化的语感,并以此直刺人类的痛点。--徐敬亚(诗人、评论家/深圳)


在上世纪80年代,孟浪以其令人信服的写作与富有成效的诗歌推广活动影响了整整一个诗歌时代。进入90年代,孟浪的《连朝霞也是陈腐的》与《一个孩子在天上》接连问世,作品固有亮度、热力与光芒,实现了一次次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刘漫流(诗人、作家/上海)


孟浪的作品以其生猛不驯的意象切换和壁立峻切的韵律风格标示了当今汉语诗歌的一个异数。使孟浪区别于任何一位汉语诗人的是他诗中尖锐而不妥协的对人类全权文明状况,尤其是现代都市文明的反思与质对意识;使孟浪成为当代少数重要的汉语诗人之一的则是他对现实世界与个体自身的复杂性和悖反性的呈示与洞见,孟浪的诗一方面勾留了"朦胧诗"的固有文化隐喻,另一方面又"后朦胧"地解构了那种赤裸而单调的唯政治倾向中的总体化话语,而其对主流语境令人叹为观止的改写,也在一场美学颠覆与再造中重构起宏大话语历史性书写的个人范式。



注意到只有最后一段没有署名,所以还真是很模版呢。

2006-11-25

阴天有雾


DSCN1402


DSCN1396


DSCN1395



长篇转载:无法禁止的影像


原文转载自sunfai


无法禁止的影像 --贾樟柯
好文分享: "无法禁止的影像 -- 从一九九五年开始的中国新电影", 贾樟柯。抄自《贾樟柯世界电影特集》。



二00一年某一天,《北京晚报》刊登了一条新闻: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办公室抓获了一名盗版DVD商人,此人定期来电影学院向师生推销DVD,结果被颇有版权意识的学生告发。文学系也因为向盗版商提供场地而受到牵连。民间的说法更为生动,据说告发盗版商的不是学生,而是同操此业的盗版同行。这听起来像黑帮电影中的情节,尤其是发生在著名的北京电影学院更增加了其荒谬感。这名盗版商人充其量只能称为真销商,但他的发家史在电影学院学生的口传中更像一些青春励志片中的情节。一九九九年中国刚开始流行DVD时,这名盗版商人从外省来到北京,每天背一个挎包到电影学院经营他的事业。半年后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得以在北京高校间奔跑;二千年换成了一辆二手吉普,到抓获他时,人们发现他刚刚买了一辆崭新的桑塔纳轿车。


这故事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理解,当然表明中国存在严重的知识产权问题,但从文化的角度看,更应理解为中国存在着巨大的电影需求。虽然中国在最高产的时候曾经每年拍过二百五十部左右官方电影,但来自其他文化的作品,那些感动和影响过人类的电影经典却与我们长久隔离。在盗版DVD流行之前,很难想像一个普通市民能够看到戈达尔的《筋疲力尽》,或者是塔可夫斯基的《镜子》这样的作品。甚至像《教父》、《出租汽车司机》这样广受欢迎的美国电影也难谋其面。人们对电影相当陌生,也无法分享百多年来人类通过电影积累起来的文化经验。


很容易理解一九七九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前,影像在中国的缺失。对中国稍有瞭解的人,都知道那个阶段中国文化处于极端的禁锢之中。除了毛泽东本人所倡导的所谓革命的文艺,再也没有其他文化存在的空隙。但要理解文化大革命结速之后,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电影中国所受到的限制则需要一些周折。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时代伴随着整个国家政治的解冻,中国逐渐形成了思想自由的浪潮。大量西方现代文学、音乐、美术作品被翻译介绍到了中国。一九八九年前后,甚至出现了全国性的哲学潮,尼采、萨特、弗洛依德等人的著作一版再版,文化部门开始有组织地翻译历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邓小平访美后,美国乡村音乐出现在电台广播中,很多刚刚穿上牛仔裤的人在悠闲地哼唱着《乘着喷气式飞机回家》。


并不是电影界没有革新的呼声。一九七九年,拍摄过《沙鸥》的女导演张暖忻和她的丈夫,作家李陀联合发了〈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在介绍巴赞的美学思想的同时,提出要学习西方电影,改变中国电影陈旧的语言形态。这篇文章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理论热潮,对电影的思考成为八十年代中国现代化思潮的重要组部分。而像"意识流"、"异化"这样的文学和哲学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关于西方电影的讨论在中国获得传播的。阿仑·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瞭解现代西方艺术的入门课,戈达尔、"跳切"、"左岸"、法斯宾德这样的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文章中。


这几乎应该成为一个开始,让《四百击》、《卡比利亚之夜》这样的电影可以像《百年孤独》、《变形记》这样的小说一样,自由地走进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来。出人意料的是,文化管理部门面对整社会强大的思想解放浪潮,依然坚决地对来自国外的电影实施了严密控制。只有为数极小的电影从业人员和精英知识分子被允许在一些不对公众公开的放映中观看这些影片,这样的放映叫"内部放映",这样的影片叫"内部参考片"。据说放映"内部参考片"的习惯来自毛泽东的夫人江青,文化大革命很长的时间内,全国只有八部被称为"样板戏"的京剧舞台艺术片被允许公映。这八部电影都描述党和军队的英雄故事,是在教育为数八亿之众的中国人民。但中南海的节目却非如此单调。江青四十年代是红极上海的电影明星,当在她的私人放映室里举行聚会,放映有关部门通过香港购买回来的西方电影。这种生活习惯影响了上层生活,观看不对公众开放的电影成了一种政治特权。"内部参考片"这个名字使观看这种电影具有了某种学术或工作的色彩,也在为公众做出解释,告诉人们这些电影为甚么只能"内部"观看。当八十年代初期公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巨大的电影需求给文化部门造成压力的时候,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有关方面开始延用放映"内部参考片"的方法,一方面扩大特权子的范围,一方面又将观众紧紧地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


这样,有幸列为"内部参考片"的观众,从为数不会超过一千人的中共权贵和政治明星进一步扩大到了精英知识阶层。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文化单位被获准不定期地举行"内部放映",目的在于满足部分专业人员的学术需要。票以发送的方式送出,无需付钱。但问题是即使能够桨用某种特权的人群扩大了,特权仍然是特权,比如北京、上海之名的城市就几乎不会为知识分子安排同样的放映,而除少数所谓专业人士,普通市民更被拒绝在电影院之外。但放映会上的热闹气氛还是会从媒体中传出,知识分子津津乐道于《猎鹿人》或者《克莱默夫妇》,斯特里普和达斯汀·霍夫曼的名字开始进入到中的耳中。这一方面为社会涂上了文化开放的油彩,另一方面又遮蔽了真实的情况。


这牵扯出一个问题,为甚么政府对文学、音乐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而唯独对电影控制的严丝合缝呢?原来列宁说过:"在一切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被认为能超越语言障碍的电影具有更强的影响力,甚至文盲也可以通过影像了解到不同的思想。所以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可以在书店中随便买到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却不允许公映任何一部戈达尔的电影。管理者坚信列宁的教导,于是便有了被禁止的影像。今天的中国,文化政策远没有经济政策那么自由,而电影又不幸成为文化链条中最保守的一环。


这种状况直到一九九五年以后才逐渐开始改变,但谁也没有想到能够打破电影控制的是那些来自广东、福建沿海的盗版VCD。这些沿海地区的渔民曾经用木船为中国人带回了索尼牌录音机和港台地区的流行音乐,十年后他们又用同样的方法,从香港、台湾偷偷带回了电影。VCD流行之前,因为家用录相机和VHS录像带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而在家庭中观看电影并不普遍。但到了一九九五年,中国南方城市突然出现了十家VCD播放机的生产厂家,在他们彼此的残酷竞争下,VCD产品迅速降价,从开始的三千多元人民币下滑至八百元左右。大部份城镇居民开始有能力购买这样的电子产品,一时间安装"家庭影院"成了人们时髦的生活。一台电影、一台VCD机、一台功放和两音箱就可以成为一个简单的系统,使一个中学老师或者出租汽车司机可以像一九七0年的江青一样,在自己的家中举行私人的放映活动。当时正好电脑也在进入人们的生活,在PC机上安装VCD驱动器也变得异常流行。


起初,通过渔船从港台走私回来的电影数量惊人但类型杂乱,往往在一堆拍摄于七十年代的香港功夫片中会发现《公民凯恩》、《战舰波将金》这样的电影,但总得来说,还是以香港商业片为主,吴宇林的杰作《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徐克监制的《黄飞鸿》,成龙的功夫喜剧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随后,美国电影潮涌而来,盗版商一方面跟踪着好莱坞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又为人们安排美国电影的回顾。比如《真实谎言》刚在美国公映,一星期后北京便看到了盗版,这种几乎与好莱坞同步发行的VCD几乎全是"枪版",也就是拿着摄像机在电影院中对着银幕直接拍摄下来,然后迅速翻版,这种影片中往往还能听到观众的笑声或者咳嗽,甚至突然会有一个中途退场的观众从前景一晃而过。《教父》、《出租汽车司机》、《毕业生》这样的电影陆续被盗版,开始有人注意到知识分子的口味,道上出现了专门经营欧洲电影的盗版小店。MK 2非常不幸,这类影片中首先被盗版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朱丽叶·比诺什却因此拥有了百万的影迷。


即使是一部拍摄于一九一0年的影片,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都是新的。那些传说中的电影,那些曾经只知道他们支言片语的导演,那些一直以来以剧照的形式出现在画报上的演员一下来到普通人的中间,这引起的电影的热情是无法扑灭的。方对于电影的控制,事实上成了对电影合法贸易的控制。比如电影局曾经通过外交渠道强烈地表达了对李察.吉尔主演的《红色角落》的不满,但这电影的盗版VCD在北京却随处可见。盗版商人有了遍布中国城乡的网络在基层可以毫不夸张地只要有邮局、有加油站的地方就有同样有有盗版零售商的存在。对远离影像的中国人来说,盗版在事实上还给了他们自由观影的权利。因而当不合理的电影隔离政策被同样不合法的盗版行为攻破时,我们陷入了一种尴尬的悖论。


大多数盗版电影的消费者都认为盗版行为本身是不道德的,但没有人认为自己买盗版制品有罪。人们正沈浸在权力回归和观看盗版电影所带来的双重喜悦之中。一九九九年,同样廉价的国产DVD播放机投放市场,人们始更新设备,观看音画质量更好的DVD制品。似乎也是为了回应这种技术的升级,盗版商开始提供比VCD 时代更为精彩的电影。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塔柯夫斯基、戈达尔、罗迈尔、黑泽明、侯孝贤,几乎所有电影史最重要的作品都有了翻版。


一九九七年,中国第一家民间电影社团101办公室在上海成立,这表明年轻人已不再满足于私人观影,而欲建立一个可供自由表达的交流平台。101约有二百夕固定会员,其中有教师、工人、公务员、学生等等。发起人徐鸳原为上海海关职员,建立社团后辞去了工作。他们选择虹口文化馆作为活动场所,定期举行放映活动,放映结束后马上会有集体讨论电影的时间,而的内容又会刊登在他们自己编印的民间期刊上。一九九九年后,类似的观影组织大量出现,在广州有以媒体记者,视觉工作为核心组成的南方电影论坛,南京有后窗看电影,武汉成立了武汉观影,济南有平民电影,北京有实践社和现象工作室,潘阳有自由电影,长春则叫长春电影学习小组。如果我们翻开中国地图,会发现这些社团所在城市遍及中国大陆。


更令人吃惊的是,大部分社团成立不久,便将自己的活动扩展到了更为公开的公共层面。在北京,实践社以清华大学附近的盒子酒吧为放映场所,定期举行诸如费里尼、布诺艾尔作品之类的专题性放映。原来只是会员内部才知道的活动安排,很快出现在《北京青年周刊》、《精品购物指南》这些畅销报纸的版面上,几乎所有电影社团都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BBS,他们借助网络寻求话语空间的突破。最著名的网络电影论坛是南京的后窗看电影同名的BBS,实践社的黄亭子影线的点击率也相当之高。


我们打开www.xici.net,很容易找到这些社团的网页,在他们的BBS上,关于电影的讨论已经从开始对西方电影的评论转移了对中国电影现实问题的思考。九十年代以来拍摄,被官方禁止放映的中国独立电影开始受到关注,而张元的《儿子》(1995)、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1993),何建军的《邮差》(1995),娄烨的《周末情人》(1995),这些尘封太久的电影也开始出现在各个电影社团的节目表中。当这些曾被禁止的影像在酒吧喧闹的环境中通过投影机投射在人们眼睛中时,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些无法禁止的影像。


张元、王小帅等第一批独立电影导是以一种体制背叛者的形象开始他们工作的。那是候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事件刚刚结束,这些导演也恰好刚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巨大的社会动荡过后,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采取了与体制疏离的生活方式。这种心情可以从《北京杂种》(1993) 的愤怒和《冬春的日子》的孤独中有所表露。影片脱离制片厂体制的制作方法和他们所表达的情绪都与现行电影体制相对抗,于是这些电影理所当然地被官方禁止。而由此为开端的中国独立电影运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未能被大众所理解。因而当这些电影社团的组织者从这些导演手中借来VHS录像带,带酒吧开始放映时,独立电影的概念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理解。


这时候更多来自中国电影体制之外的年轻人已经做好了拍摄独立电影的准备。就像阅读可以泪发出一个人写作的欲望一样,从一九九五年始的自由观影,也让更多的人获得了拍摄电影的兴趣。他们中的人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工人,公司职员,也有作或者诗人,非专业的背景对他们所形成的技术上的限制并不是很大,因为此时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DV时代。


DV在中国所改变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在此之前,中国人并没有用活动影像表达自己的传统,甚至很少有人拍照,文学阅读和文字写作才是我们的表达方式,视觉的经验却非常匮乏。一九四九年以后,政府规定只有官的电影制片厂才有权利拍摄电影,电影事实上成为了被政府垄断的艺术。与电影疏远的时间太久,让我们甚至忘记了用电影表达原本也是我们的权利。中国人开始试着透过取景器看这个世界,DV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权利的回归,一九九九五年后大多数决定实验影像的人都会选择了叛离电影审查制度的道路。以民间的姿态,独立的立场,中国人开始在体制之外创造一个崭新的电影世界,并尝试逐渐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影像生活。


很多手握DV的导演,都选择纪录片作为创作的开始,这种局面相当令人激动,因为在中国电影百年的纪史中,一直缺乏两个传统,一个是绿录电影的传统,一个是实验电影的传统。而由DV引发的民间独立影像运动也弥补了中国电影这一缺陷,这些导演所分布区域也比以往更广阔。这之前,大多数导演都生活在文化活动比较集中的北京和上海,而现在即使远在四川、贵州也开始出现了拍摄电影的热潮。其中著名的作者,有北京的杨天乙、杜海演和王兵,重庆的鄢雨和李一帆。


去年夏天,有一个青年来到我在北京的办公室。他是上海大学的学生,策划在校园里搞一系列的放映。他们计划放映《小武》,想跟我要一盘像质清晰的录像带。我从柜子中找了一盘给他,他收好后又递给我一封合同问我可不可以签名。这是一份授权书,表明《小武》中国大陆的版权拥有者贾樟柯同意在该活动中放映此片。这是我在中国第一次看到有人懂得面对版权的问题。我愉快地签好了自己的名字,尽管上面写着他们为此所付的费用是人民币零元。


中国在飞速发展,一切都会很快。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握紧摄影机,握紧我们的权力。


下雪了~


虽然站在阳台上跟本看不出下雪,只有把手伸出去才能隐约感觉到丝丝点点凉意不断撞击上来。


虽然非常小,虽然分辨不出是雨还是雪,虽然现在天气预报又改成了多云,虽然我也觉得早上醒来大概雪都化了不会看到有什么变化,但是这些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把握到了今年第一场雪的到来。这样的新鲜感,才是最让人快乐的。


又让我想起阿联酋航空(Emirates)的广告Keep Discovering,看到这个广告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在上大学之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两三次就再也忘不了。让我永远记得的是它的广告词:"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did something for the first time?",我一直坚信保持人生乐趣的关键就是要每天醒来这么自问一次以示警醒。虽然由于懒惰我从未实现过,因此我的人生难免充满无聊与重复,愧对这个问题,但并不妨碍我对它的信仰,每次想到仍然会激动不已。恰巧这个系列广告中有一个就是叫做Snow(另一个是Helicopter),讲述两个黑人兄弟第一次见到下雪时的兴奋之情。





同样是下雪,现在外面这场雪虽然小得微不足道,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下雪,但是一年的第一次也是很不容易的,完全可以当成全新的第一次,依然清新得让人欣喜。"Keep discovering"并不一定是要去做探险家发明家,能对普通和平常保持一颗不断发现新奇的心,也一样能体验同样的快乐和满足。Every time is the first time.


2006-11-24

控制睡眠


我相信人是有一天能控制睡眠的,并不是说要完全去除睡眠,但至少应该能减少必要睡眠时间,以及消除或减轻因睡眠不足给人造成的疲惫感。因为很明显现在社会工作时间的延长和丰富的夜生活,使得现代人普遍受睡眠不足困扰,社会环境和人的生活习惯是冲突的。要解决这个矛盾无非有两个方法,要么去适应环境,要么去改变环境,但是让社会放慢脚步后退到"原始社会"的生活习惯看来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剩下的解决方法就只有人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去适应这样的快节奏了,这个是进化的方向。


Modafinil的分子结构


虽然我们还没有进化到这一步,但是现在已经可以通过药物来达到这样的效果了--NewScientist的文章Get ready for 24-hour living,介绍了几种这方面的药物。文中生物学家甚至预言未来10到20年内人类可以通过药物避免睡眠("In 10 to 20 years we'll be able to pharmacologically turn sleep off.",Russell Foster, a circadian biologist at 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其中主要介绍的是一种药物叫做Modafinil(莫达非尼),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与一般的兴奋剂,如咖啡因,安非他明等,靠产生强烈的精神和肉体刺激来达到兴奋的效果不同,它产生的是一种自然的清醒效果,不会影响用药者的正常睡眠,它只是让用者在需要集中精神的时候不会因为想睡觉而影响工作效率。而且Modafinil可以使得短暂的睡眠达到长时间睡眠相同的恢复效果,比如说每天只需要4至5小时就可以完全恢复精力,这与镇静剂安眠药这类睡眠药物带来的强制睡眠是不同的,那种镇静式睡眠达到的恢复效果是比不上自然睡眠的。同时Modafinil的副作用也非常小,除了可能导致一般的头痛症状外,尚没有严重反作用的记录。这一类兴奋药物被称为 eugeroics,这个希腊词的意思是"良性刺激"(good arousal)。


这并不意味Modafinil就是一种完美的药物了,毕竟它是上世纪70年代才发现,直到1998年才在美国投入市场,存在时间比较短,使用范围也有限(虽然销售增长速度很快),很多药理也没有完全清楚,是否会有别的副作用或遗症还有待观察。但至少它展示了一种异于一般意义兴奋剂工作原理的控制睡眠模式,也是一个大的进步吧。何况现在的社会现实已经如此,人们都睡眠不足,到了要靠咖啡因尼古丁来强打精神,要靠安眠药酒精来辅助睡眠的地步,何不研究个更好的方法来控制睡眠呢?诚如那篇文章结尾所言,"We're already there." So why not make it as clean and safe as possible?


update20061125 2:47am


咨询了专业人士(cocolight)的意见,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冥王星人发了个火星贴。Modafinil即莫达非尼,随便一搜就有好几屏的结果,列几个作为扩展阅读吧(请自动忽略这些文章的发表时间,谢谢合作):



据说明天会下雪


2003年北京的第一场雪是11月7日,傍晚的时候下起了雨夹雪,后来雪势越下越大,晚上出来看已经白茫茫一片,都可以打雪仗。我清楚记得,不是因为这是在北京遇到的第一场雪,也不是因为当时被淋得很惨而记忆深刻,只是因为当时有记日记的好习惯,所以随手一番就知道了。而因为这个好习惯只保持到了2004年的11月,所以这年的第一场雪是什么时候,我就想不起来了,上网搜了一下才知道是12月22日,这天发生了什么,雪下的怎样,我完全没有印象。虽然没有了日记可查,但是我记得2005年的第一场雪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因为去年是暖冬一直以为不会下雪,谁知道在最后一天还是硬是来了一场小雪,所以就印象深刻。比较这三年冬天第一场雪到来时间的特点,可以发现是一年迟于一年,差点就可以用来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了。可惜天气预报说,明天会有雨夹雪。


这两天出奇的冷,天空阴沉,明天下雪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不过今天出去,路边树上的叶子虽然掉了不少,但是留在枝杈上的也不少,还绿着的也不少,似乎还有没完全准备好。


DSCN1384


DSCN1382


DSCN1338


沉迷


collage


这幅拼贴画上的照片出自Phillip Toledano的摄影作品Video Gamers


一般人玩游戏的时候,状态是很忘我的,控制游戏的时候也同时也不自觉地被游戏控制着,这个时候人的表现就会异于常态。"阴险"的艺术家想到利用这一点,"I wanted to take portraits of people that would reveal a hidden part of their character, so I had them play videogames" ,把人都拍得面目狰狞。所以说一个人是很难了解自己,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样子,即使天天照镜子挤出各种表情,再看看别人随意偷拍下的照片又觉得是见到了另外一个人。


回想自己玩游戏的时候大概也是这样,别人看我玩的时候,总是劝我,别激动啊别激动,我说,我没激动啊没激动,没激动你扭什么啊,我才会猛然醒觉自己确实激动了。我总是不自觉把屏幕当成窗户,以为侧着身子能瞄到边框外的画面,总是不自觉的认为键盘是压感式的,以为砸键盘越用力越好。这些可笑的习惯我虽然有意识想改正,但是每次玩得投入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再犯,这也就注定了我不能正常地成为动作游戏高手。不过现在任天堂的新一代主机Wii的革命式手柄的出现了,看过了演示视频,游戏就是应该这样全身投入才有意思。


失控是个可怕的状态,但明知道会失控却还是忍不住去玩,这样可以称之为沉迷。想起来已经许久没有玩游戏了,有两个星期之久。


另外,Phillip Toledano网站上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摄影作品,值得看看。


2006-11-23

又见心理测验








The Keys to Your Heart


You are attracted to those who are unbridled, untrammeled, and free.

In love, you feel the most alive when your lover is creative and never lets you feel bored.

You'd like to your lover to think you are stylish and alluring.

You would be forced to break up with someone who was ruthless, cold-blooded, and sarcastic.

Your ideal relationship is open. Both of you can talk about everything... no secrets.

Your risk of cheating is zero. You care about society and morality. You would never break a commitment.

You think of marriage as something that will confine you. You are afraid of marriage.

In this moment, you think of love as something you can get or discard anytime. You're feeling self centered.

2006-11-21

程序化的意外死亡

对于一部惊悚片来说,比较正常的心理期望自然是要看惊悚之处的设计是否动人心魄,当然是否能表现诸如亲情友情爱情,人世险恶之类的主题,属于更高的要求了,如果没有也不能怪影片失职。从这个意义上讲"死神来了3"(Final Destiny 3)是一部比较纯粹的惊悚片,原则上是看电影的过程只是一个等待连串惊悚事件发生的过程,不要想太多,也没有什么值得联想发挥的。对于这种套路化的,商业型的,不靠明星不靠导演只靠前作积累的口碑人气与噱头的已经拍到第三部的典型好莱坞电影流水线出品的电影来说,心理预期自然是放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以这样低的标准看来,虽然我觉得比起前作有退步的地方,但是总体作为一个第三集来说是成功的。

故事和前两部的模式一模一样,都是一个神经敏感的高中生预见了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得一些人免于一死,但是所谓"在劫难逃"(影片又一译名),某种神秘的力量使得这些本来逃过一劫的人一一离奇意外身亡。第一集是逃过飞机事故,第二集是交通事故,这次是过山车,只是换汤不换药。一群朝气青年,几场血肉横飞,还只是普通的"Teenage Horror"套路,死是肯定的,关键是怎样的死法,才是本系列的最主要看点。

像这种完全是模式不变套路照旧的电影,在好莱坞并不鲜见,比如说"惊声尖笑"(Scary Movie)系列单纯靠恶搞已经出到了第四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每年再来一部。就惊悚片来说,似乎很容易拍出续集,比如说 "Teenage Horror"风格的开山作《惊声尖叫》(Scream)系列拍了3集,跟风的"去年夏天"系列(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 I Still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有2集,其他经典的如《驱魔人》(The Exorcist)加上去年上映的前传也拍了四集,而夸张的像月光光心慌慌系列(Halloween),黑色星期五系列(Friday the 13th),猛鬼街系列等等一拍就是7、8集的,实在不胜枚举。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续集,除了充分体现好莱坞电影工业资本家誓要榨干任何电影题材的剩余价值的残酷贪婪性格,同时也说明这种电影故事或风格上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死神来了"系列的过人之处,在我看来有两处:1.抛弃了具象的恐怖实体,也就是说不靠变态杀手,不靠恶心的怪兽,不靠翻白眼的女鬼,"死神"在电影中只是一个隐于幕后神秘力量,而且死亡也只降临在那些本来就该死于意外的幸存者,所谓即使能侥幸一时,最终仍在劫难逃,很有些宿命论的意味,这样的设定确实让人耳目一新,颇有新意。2.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杀机,由于 "死神"从不直接出手,所有的死亡事件都被设计成一场精心的意外,一些细微的动作或小物品都有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后置人于死地,而且事故发生前,通过画面暗示危机逐步靠近而剧中人仍毫不知情,营造一种心理紧张的气氛,最终累积的危险因素在平静中的突然集中爆发形成致命一击,死亡瞬间降临,舔舐眼球的血腥场面又带来极大的感官刺激,效果不俗。简单来说,就是死得很酷,所以第一集一上映就大受欢迎。一般来说这类系列电影的第一集都是开风气之先,经典无比,票房大卖,这样才能引起跟拍风潮,而后续之作由于模仿而限制了创作空间,同时观众们也没有了当初的新鲜感,基本很难超越前作(印象中只有"终结者"(Terminator)是第二集超越了第一集)。不过所谓一次生两次熟,续集只要以前作为范本就行了,拍起来驾轻就熟,只要观众没有审美疲劳,都是稳赚不赔的拿钱买卖,所以片商们才甘心冒着出烂片的风险乐此不疲地拍续集。不过"死神来了3"的拍摄过程还是比较谨慎的,虽然早在2003年就开始拍摄,并于2004年完成,但由于导演James Wong不满意,一直押着不发,后来还重新加拍了影片开头的过山车事故,直拖到2005年秋天才最终完成,而最后这个加拍的过山车事故成了影片的卖点,打上了电影的宣传海报。

从票房上看,"死神来了3"的票房以五千四百万美元的超越第二集七百五十万,和第一集的五千三百万持平,虽然成本上多了近一千万,商业上来说还是很成功的。

与前两集相比,这一集作为恐怖片纯粹了许多,情节上与前作基本没有什么瓜葛,只是在片中略提了一下6年前的空难(也就是第一集的内容),还有就是"死神"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而不像第二集那样为了故弄玄虚,扯出了一些"生来源于死,死来源于生"的说法。特别是少了前两集中的关键人物殓尸者William Bludworth,之前他都会说出一大通死亡理论,这说明要么编剧们已经想不出什么新东西了,要么就是看透了观众们不在乎什么解释而只要享受纯粹的恐怖刺激。不过这位殓尸者还是阴魂不散,虽然形象没有在片中出现,但是其扮演者Tony Todd还是为影片作了声音演出,包括片头过山车入口处的魔鬼雕像的声音,片尾地铁上的广播"This is the end of the line",还有就是在字幕最后能听到他的诡异狂笑。

正如大师教导我们,一部恐怖片真正恐怖之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将要发生什么,恐怖片的套路大都类似,正如看到独走夜路的小配角,观众都知道将要死于非命,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妖魔鬼怪出现的时机是否恰当,造型是否骇人,杀人手法是否新颖等等。对于"死神来了3"这种比较"纯粹"的恐怖片,更是将这一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影片一开始就已经把死亡的人数和顺序确定了下来,所谓剧情发展只是走走程式而已,观众们要看的是死亡以怎样的方式到来,所以评判这部电影最中肯恰当的方法,应该是从技术层面出发,考察这些死亡的设计是否精彩。

从这一层面出发,第三集的设计比前集逊色不少,主要是少了些环环相扣的精巧设计,特别是那些由小及大的蝴蝶效应般的连锁反应,在这一集里没有特别出彩的设计,而更多的都是空埋伏笔,实际到事故发生的事后并未起到什么关键作用,比如说仓库中的死亡,仓库中杂物极多,似乎处处都是危险的源头,影片也通过画面暗示,打下了很多的伏笔,但是最后事故的发生只是高空坠物而已,虽然最后是钉枪发挥作用,将另一人打死,有一定意外的效果,但之前那些多而杂的头绪并未被连贯的组合在一起,所以整个过程设计未显精巧。其中设计比较好的应该算tanning bed上发生的意外,从滴水引发短路,到店主意外被锁门外,思路清晰明白,到最后CD架板落下将两张tanning bed同时卡住,偶然与巧合在这一刻汇聚达到高潮,整个死亡过程一气呵成,十分可观,但是同样的场景在第二集中也出现过,虽然细节设计不同,但因为重复,减弱了本来的新意。这一集处理比较好的地方,在于加强了"预兆"的作用,按照影片中的设定事故发生前总有些预兆,因此可以通过预兆来躲避事故,前两集虽然也有类似的死前预兆,但是没有这一集这么关键,因为片中的女主角在过山车事故前为每个人都拍了照片,这些照片上面的画面就预示着该人的死法,所以观众可以和女主角一道疑神疑鬼地研究这些照片到底有什么,每次事故发生后又都或多或少能和照片对应起来,多一种参与其中的乐趣,而且在这一方面影片的场景设计很有心思,气氛营造得相当成功。画面方面,血腥风格依旧,不过感觉上比残肢断臂满天飞的第二集要温和得多,另外影片在片尾也安排了一次地铁大事故作为结局,场面和规模和开头的过山车事故属于同一档次,估计这一集多出来的成本有不少就是花在了这个上面。

总的来说,"死神来了3"又一次重复照搬了前作,水准基本上和前作持平,不过不失。虽然换汤不换药,毫无新意,但仍在票房上获得成功,可见大家对这种意外事故的集中展示还是百看不厌的。

附:


◎译  名 死神来了3/绝命终点站3
◎片  名 Final Destination 3
◎年  代 2006
◎国  家 美国
◎类  别 恐怖/剧情/神秘/惊悚
◎语  言 英语
◎字  幕 无字幕
◎IMDB评分 6.3/10 (3,540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14982
◎片  长 87 Min
◎导  演 黄毅瑜 James Wong
◎主  演 哈里斯·艾伦 Harris Allan .... Roller Coaster Attendant
      Patrick Gallagher .... Colquitt
      Alexz Johnson .... Erin
      Aleksandr Kalugin .... Yuri Yershov
      克里丝·莱切 Kris Lemche .... Ian McKinley
      Crystal Lowe .... Ashlynn
      赖安·梅丽曼 Ryan Merriman .... Kevin Fischer
      Chelan Simmons .... Ashley
      Mary Elizabeth Winstead .... Wendy Christensen
      Jessica Amlee .... Young Girl
      Maggie Ma .... Ling
      Gina Holden .... Carrie Dreyer
      Sam Easton .... Frankie
      Amanda Crew .... Julie Christensen
◎简  介 
似乎已经冥冥中形成了惯例,恐怖的"死神"每三年就会在大银幕上降临一次,经过2000年和2003年的恐怖洗礼,2006年伊始,那无所不能的死神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抢先驾临了。而且,这位令我们众生所痛苦不迭地死神撒旦绝对是个天才的剧作家,每次杀人之前都会设置详细的杀人剧本,但每当死神兴高采烈地准备执行壮观的杀人计划时,温迪·克里斯滕森(玛丽·文斯蒂德)这个美丽的高中女生总会有所预感。这次,她又偷看了死神的"剧本",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死神准备在一游乐园的云霄飞车上制造一宗大惨案,她和她的朋友都将在这次惨案中死去。

命运无法改变,至少无法彻底改变。死神实施计划的那天,温迪和她的朋友避无可避地来到游乐场,这时,浑身通红四十英尺高的撒旦两眼发光矗立在游乐场入口,除了温迪外其他人都见不到死神。在温迪的百般阻挠下,她的朋友们都没玩云霄飞车,温迪的预感最终变成现实,她和朋友们逃过一劫。阎王要你三更死,哪能留人到五更。死神继续追杀温迪和她的朋友们。电梯上、公路上、麦当劳餐厅里、甚至牙医诊所里,死神设置了无数致命陷阱。为保命,温迪马上和死党(凯文·费舍尔)组成小队,朋友艾琳(艾莉克丝·约翰逊)、伊恩(克里斯·林奇)也跟着加入他们行列,共同对抗死神。死神步步逼近,温迪她们的"欺骗死神"小队每次都被逼上绝路,死神拿着镰刀向他们招手,温迪她们还能向上次那样成功欺骗死神保住小命吗?

可乐可乐


各种饮料之中我最喜欢的是可乐,这种喜欢不是说每天都要喝,而是说如果能让我选,我会天然地倾向于要可乐,原味,冰的。说是天然,其实这个习惯也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因为小的时候在我对此毫无讲究,那时宴会常见三大支:健力宝,雪碧,可乐,红白黑,一字排开,相当诱惑,在我眼中毫无区别,只要甜而有气就可以了,我一样喜欢。后来我才逐渐认识到,除了这三种,尚有七喜,芬达和美年达,尙有绿色的苹果味和紫色的葡萄味,即使可乐也有分香草、柠檬等口味,甚至还有咖啡的(这个实在难喝),选择多了,但是我却渐渐变得只喜欢可乐,原味,冰的,至于何以如此,年代久远,记忆模糊,不可考。


不要以为喜欢大众口味是一件轻松安全的事情,最多会有人鄙视你口味低下而已,别的可能如此,喝可乐其实是颇受打压的一件事情。因为关于可乐的流言蜚语实在太多了,一般来说比较流行的诡异说法有两个典型。一是说可乐杀精,早在中学的时候就听说了,盛传一时,以至于在饭店要可乐的时候常有一些人扭扭捏捏眼神游离顾左右而言他欲言又止地说最好不要,我说,没关系我有一副好肾,喝个饮料搞得悲壮如慷慨就义一般,放学时候还有同学跟我讨论要不1、3、5可乐,2、4、6豆奶,可以平衡一下,我说好啊,不过可不可以调换一下,2、4、6可乐,因为周四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活动课,我是乖孩子,平时才不在路边买汽水喝呢。二是说可乐坏牙,后来逐渐演变成会导致骨质疏松云云,这个说法是上周时候听到的,一帮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一副你居然不知道的表情,仿佛要的是毒药,我说没关系我有一副好牙,虽然瘦但并不总是骨折,同样的情形发生在后来服务员问我们要冰的还是常温的,我说冰的吧,他们又纷纷倒吸一口冷气,意思是这样的天气怎么能要冰的呢,是啊,我也知道外面风大气温低,但是现在是室内啊,桌上是热菜,墙边有暖气,少说也有20多度吧,更何况碳酸饮料不冰,喝着有什么劲啊,罢罢,人微言轻,服务员们很自然地忽视了我的声音。扯远了,举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我喜欢可乐的心情,套用某人的话说,真可谓是人尽皆知啊,如果你还不知道,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请我吃过饭。


肾亏,蛀牙,骨质疏松不能吓怕你,死你总害怕了吧,于是有了下面这条消息



上周在巴西,一个小男孩因为将曼妥斯薄荷糖与可口可乐(健怡)一起食用而导致死亡。

一年前同样的事故发生在巴西的另一个男孩身上。



不止此,还有据此进行的"可口可乐+曼妥斯薄荷糖"实验,附图如下:



wayio_1162967341wayio_1162967448


都喷这么高,都成可乐喷泉了,初看是挺唬人的,这么剧烈的反应好像是能将人至死吧。实际上,简单想想就知道这个八成是假新闻,人物时间地点都说的那么模糊。上网稍微google一下,就知道这个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谣言。在Coca Cola Light(即健怡可乐)的巴西官网上也对此已经专门辟谣,虽然不是英文的,但是还能看个大概的。这个假消息的原始英文版本是这样的:



A mixture of Mentos and Coca-Cola killed two Brazilian children.


Dangerous (Do not drink Coka-Cola and eat MENTOS together)
Last week a little boy died in Brazil after eating MENTOS and drinking COCA COLA together.
One year before the same accident happened with another boy in Brazil.
Please check the experiment that has been done by mixing Coca Cola with MENTOS........
Be careful with your Coke



Snopes上对此有详细的分析。薄荷糖+可乐会有这种喷泉反应的原理是,因为糖果可以分解破坏液体表面的张力,导致碳酸饮料中大量气体迅速释出,从而有剧烈性反应产生。所以这个并不一定是要Mentos薄荷糖,也不一定非要健怡的可乐,基本上有糖果和可乐都会起这种反应。而关于有小朋友因此死亡的传闻,也并不新鲜,早在1979年就有类似的谣传,当时说的是苏打水加跳跳糖(Pop Rocks)导致一个小孩吃后"爆炸"了,然后有若干个变种的说法,现在的巴西小孩版本也可以说也是这样的一个变种。


而且在YouTube上随便找找,就会发现有一堆一堆的关于Coca Cola Light+Mentos的视频,相当具有观赏性。其中最著名的当数EepyBird.com的两段:Dancing FountainsChain Reaction








虽说这个是假新闻,但是想想糖加可乐就会喷发,还是挺可怕的,说不定也会死人呢。其实对于这个大家也大可以放心,因为已经有外国友人亲身证明给我们看了,这个是死不了人的。









看了就知道,他们都挺了过来,最多只是七窍流可乐而已。但是我想大家还是不要贸然尝试为妙,搞成这样,虽不至死,生不如死。


我喜欢喝可乐,原味的,不要健怡,冰的,不要薄荷糖。这样才是最安全最保险的。


关机山事件


话说北大有一对男女学生在灵山游山走失,出动到警察连夜搜山,结果发现是两人投宿旅馆手机关机引发的误解。这样一条普通的社会新闻经新京报报道,在11月14日下午转载到了水木joke版后大大激发了版友们的灌水热情,原创了两百多种不同的演绎版本,创作水平之高风格之多样化,为近来所罕见,当晚版面在线人数一直高居不下,巅峰时一度高达1200多,风头一时无两。后版面公告于凌晨扫水,呼吁停止对此继续讨论,但未能遏制网友的热情,在第二天仍然意犹未尽地继续讨论,不断有新的版本创作出来,在线人数一直维持在七、八百的高水平,删水过后在web模式下同主题浏览该帖子第二天仍能有近20页的讨论。版主亦为此在精华区建立专门目录收录相关内容。


时称关机山事件


本来前天就想转载来着,谁知道人们创作的热情大大高出了我的估计,内容之多我都看不过来,更别说转载了,所幸现在Joke版建立了专门的目录,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去观赏。为什么人们对关机山这么感兴趣呢?我想除了因为有男女学生投宿,除了因为他们是北大的之外,不应该忘记了第一篇水浒版演绎的帖子,是它开了个头挑起了人们的创作热情。所以就转载这一篇吧。



发信人: Ryx (小库吉夫吉), 信区: Joke
标 题: 水浒版//Re: 北大男女学生投宿旅馆关手机 警方连夜搜山zz (转载)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Nov 14 15:12:24 2006), 站内

第X回
鸳鸯双栖神龙岭
鹰犬三探灵蛇山

夜黑得浓重。
那姐儿便对那汉子道:"不如趁那班憨子远了,赶紧找一处打尖。传得这岭上出了只白额吊睛的大虫,专害往来旅客性命。"那汉子沉吟少许,却悄悄窥那姐儿,脸上兀的早见了两片绯红,心下已有三分明了,便缓缓道:"但遵姐姐吩咐便了。"于是二人复抖擞精神,紧束靴袜,向山上紧赶了一程。远远的望见一处火光,却不是个店怎地?汉子连忙将腰刀藏好,赶步上前,笃笃地只顾叩门。小二跑将出来,见是个书生模样的汉子,后面远远的伫着个大户人家模样的俏姐儿,心道:"莫问鸳鸯,不欺僧道。准是悖道书生携了这姐做个私奔。我且做个顺水人情。"又听得那姐儿缓缓上前道"银子决计不亏与你个" 便更添了几分欢喜,竟安排上房与这对儿住了。

才进得房间,汉子便抽出手机,霍地关掉。那姐儿讶道:"恁地为何?" 汉子道:"只怕是走漏了风声,引来官兵累到姐姐。"那姐闻说如此,也自去关了手机。

看官到此,自然明了那汉子自是北大男,那姐儿便是北大女了。闲话休叙。单说北大府不见了大男大女,活脱脱的急煞一个人!道是哪位?便是那北大府总兵富尔莫。富总兵正为去年失掉生辰纲一事百般无奈,唯恐高太尉抓到自己不是,借题发挥,却偏偏撞得个学生走失。于是整点兵马,并晓喻周遭州县衙,尽发河北沧州一带健卒捕快,风扫落叶般搜查灵山。这边又委经事的家将轱辘着拨打大男大女手机。关了机的,哪里寻他着?这一干搜山的将校又不得甚好处,于是跑将上山又原路下来,如是者三,没甚作耍处,下来的都说不曾寻见。这番劳累了一宿,只得黑脸对白脸,大眼瞪小眼,回去厚着面皮挨顿处骂便了。只是这富总兵十分懊恼。
翌日,忽有入报,但说已然联络到了大男大女,二人想是耍得没甚兴味,便都索性开了手机。富总兵于是长吁一口气,也算是个惊魂罢。


【 在 match510520 (zzZZzzz)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易网友(124.116.43.*)的原贴:
: 狄仁杰:二人在旅馆的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又是一个谜团……
: 网易网友 发表ip:121.35.133.* 认为:回复 精华推荐 支持(5) 反对(0) 举报 2006-11-14 12:47:45网易网友(221.239.138.*)的原贴:
: ...................

--
A drop of Ra's tear.
雅容卖俏,鲜服夸豪。远觑近观,只在双眸传递;捱间擦背,全凭健足跟随。
我自有意,自当送情;他肯留心,必然答笑。点头须会,咳嗽便知。紧处不可放迟,
闲中偏宜着闹。讪语时,口要紧;刮涎处,脸须皮。冷面撇清,还察其中真假;
回头揽事,定知就里应承。说不尽百计讨探,凑成来十分机巧。假饶心似铁,
弄得意如糖。 ---------- 冯梦龙


※ 修改:·Ryx 于 Nov 14 15:22:58 修改本文·[FROM: 222.130.199.*]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2.130.199.*]



How far would you go to achieve your dreams?




注:Kiwi是一种新西兰产的无翼鸟


来源:Gems Sty


2006-11-11

数字敏感


也许现实充满乏味,人们习惯于从平常中发掘不平常,从一般中抽离特殊,好像这样生活就不再无聊似的。比如说今天,11月11日,本来挺平常的,有人从象形上考虑,1这个数字形如光棍,四根一起都是光棍,这一天可以称为光棍节。所以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有些探头探脑的家伙冒出来,祝你节日快乐,然后假装讪讪地补一句,没说错吧,顺便八卦一番。虽说光棍被当成节来过,但是大家还是觉得这究竟不是什么好的称呼,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对于学校把男生节安排在光棍节后一天觉得很是不平,对于此我的心态倒是很平和的,因为女生节是3月7日,打平。


从这个例子来看,人们是喜欢给数字附加上别的意义的,虽然有时候就难免疑神疑鬼了些。台湾的布袋戏《大儒侠史艳文》引进到香港,被本港台配成粤语,里面的大量台语俗语都处理成香港本土化的粤语俚语。我记得其中就有一个怪老头,名字忘记了,有一句台词时候说,老夫去年63,今年65,旁人听了打断说,这不对啊,他达到,我对那个数字敏感嘛。后来大概因为演绎得有些过分,被投诉,受到了香港广管局的 警告,理由是"各集内过量地使用非剧情所需的俚俗言词,超出合家欣赏时段可以接受的尺度"。对数字敏感就是难免会联想到别的东西。所以有的时候我会担忧那些用发生日期来指代事件的方法,因为历史总是发展的,大事件不断发生,一年三百多天怎么够分呢,说不定再过几十年说起"911",大家已经搞不清是哪一年的"911"了。


但有的时候这种敏感只是从数字本身出发。比如说11月11日,想到这里居然有四个1,实在是挺难得的,也就自然而然的显得特殊起来(虽然这样说来,每个日期都可以看成是一年里独一无二的)。中学时刚买了电子表那会儿,我也曾热衷于玩类似的把戏:当众宣布历史时刻即将到来,然后开始用电子表倒数,而这些时刻无非就是2:22:22或3:33:33之类。了解到这一点之后,被吸引过来的同学们都会很不屑地说我无聊。是啊,本来就是很无聊的,谁让你们甘愿被捉弄呢,


其实今天除了是光棍节,也是PS3正式发布的日子(由于PS3使用了CELL处理器,我相信这将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它的预告广告只有15秒,十分简洁,而且甚至太过简洁了,以至于基本上和PS3没什么关系,只是最后有一句旁白说"11月11日,Playstation 3发卖"。所以我觉得只要把这句替换一下,完全可以适合任何在今日发布的商品。那最后就把这两个广告送给大家吧,不管你把今天当成什么节。


另,得知今天还是中山医建校140周年的日子,这么多年了确实是值得纪念和庆贺的。虽然被中大合并了,但还是应该独立看待的,毕竟是全国最好的医学院之一。cocolight专门向我强调,"这个想必当初他们建校时是都成了家吧" 。


2006-11-07

联想式搜索-Quintura


New query


上网离不开搜索,好的搜索引擎除了要能搜索到尽可能多的内容,同时也应帮助用户尽可能方便快捷找到想要的内容。因此搜索引擎都会对结果进行排序,使得关联度高的条目排在前面以方便用户。但是关联度高的并不一定就是用户们想要的,有的时候搜索的结果太多,用户还要添加更多的关键字,来缩小搜索范围。所以搜索引擎也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关键字来帮助用户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Quintura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联想功能的搜索引擎。网页分为上下两栏,下面用来显示搜索到的条目,上面则是显示你输入的关键字以及相应的关联词,而且都是通过可视化图形界面来操作的,简洁易用,让人眼前一亮。当输入完一个关键字后,它会以Quintura Cloud的形式给出一系列相关联的词。只要把鼠标移到这些关键字上就能看到相应的组合词搜索的结果,同时与这个词关联的新词也会显示出来,也可以方便的增加和删除这些关联词。然后还可以把这个Cloud保存成一个链接。通过搜索引擎的提示,顺藤摸瓜下去就可以很方便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而且通过这些联想词的提示,常常会有意外收获。比如说可以试试搜索一下自己的名字,有可能以前用过的别名、昵称、id都一下子给联想了出来,有的自己都记不得了。看到这些散落在网上的痕迹,有的被遗忘得那么彻底,这么容易就给翻了出来,想想还真是有点恐怖。


2006-11-03

据说中非论坛


据说这几天北京有中非论坛,先后收到交管局两条短信:



11-1
市交管局提示:为迎接中非论坛宾客,2、3日机场高速路将采取交通管制。往返机场请提前出行并绕行货运北路、机场北线、京承高速路。谢谢!电话122




11-3
市交管局提示:为保证中非论坛顺利进行,4、5日天安门地区、长安街、工体周边地区、三里河地区部分道路分时分段采取临时交通管制。谢谢!电话122



照这个趋势,估计过两天又会收到一条:"市交管局提示:为保证中非论坛完满结束,……,谢谢!电话122"。


其实中非论坛作为最近的大事热点,新闻到处说,报导老早就开始了,之前甚至还盛传论坛开会那几天会放假,更别说什么交通管制的讨论了,用"据说"来说确实有点假装视而不见。但是新闻再多仍然觉得距离遥远与之无关,尤其像我这样住在这圈圈套圈圈皇城的在四环外,圈里发生的事本来就影响不到我,交通管制就尽管管制好了,反正我骑的是单车,平时还不上马路。但是仅仅以此来说明这种遥远感还是很不够的,因为按照这样的逻辑,所有国际新闻对我都应该是同样遥远的,而我还常常津津有味的关心,看来这不只是空间远近的原因。


提起非洲,第一个印象是一望无际平坦的大草原,远处屹立着乞力马扎罗,近处是长颈鹿,斑马,非洲象,这是纪录片看多了的原因。第二个印象是原始部落,土著们光着身子挖树根,打猎,接露水,这是《上帝也疯狂》看多了的原因。第三个印象是艾滋病,饥荒,种族屠杀,这是新闻看多了的原因。三个印象过后发现自己对非洲的认识其实是零,非洲这两个字更像是一个零碎的概念,并没有对应的实体。小的时候,有一句玩笑的话是:信不信把你一脚伸过太平洋去,太平洋只是个虚指,表示踢的距离之远,有时也会用西班牙,美国,伊拉克来代替,有时抬杠比谁踢得远,会一直说到月球、太阳上去,我想,最后没有说到宇宙尽头这么终极是因为这样文绉绉的表达,口语上骂出来太欠气势,要有气势不一定要实际距离长,名字长就可以了,而且越生僻越绕口越没人听说过的那种效果就越好,所以太阳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发展到布宜诺斯艾利斯,雷克雅未克,阿美克星等等。看过了非洲的国家名列表,真是觉得当时要是能把这样一串陌生的地名从嘴里蹦出来,那气势该有多么的慑人啊。据说汪曾祺曾点评一部小说很生活,举例说里面有一句话说,你要跑阿尔巴尼亚去啊。这句话要拿到现在说,要生活起来,可以把阿尔巴尼亚替换成非洲某国了,共同点就是说你能每天听到看到,莫名其妙的是感觉却很远很远,远得已经被遗忘到了边缘,只有新闻里还来回说。


如此辽阔厚重的一片大陆,怎么就被遗忘了呢。




补记(update 20061105)


下午收到了交管局的短信如下:



11-5
市交管局提示:因参加中非论坛宾客离京,6日机场高速路采取交通管制。往返机场请提前出行并绕行货运北路、机场北线、京承高速路。谢谢!电话122





又补记(update 20061107)


下午又收到了短信,应该是最后一条了,真是有始有终:



11-7
热烈庆祝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圆满成功!诚谢广大市民热情友好参与、支持和配合!北京市委市政府




有一天


11月3日,距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8天。


52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1954年的11月3日,在日本诞生了一只怪兽名唤哥斯拉(Godzilla)。半个多世纪以来兴风作浪,拍有27部电影,最后一部是北村龙平导演的《哥斯拉之终极战役》。哥斯拉最早从一只由于核辐射诞生于海底的怪兽,成长为一个怪兽的经典形象,成为一个"对人类影响深远惩罚人类文明的天谴、过往的亡灵、对人类某种过于先进(或违反自然)的科技显示出愤怒的巨灵、或人类面对无力克服危机时不得不认同的最强生物",影响深远。


从这一天往前数11天,往后数18天,也就是10月23日到11月21日,对应的星宫是天蝎座。希腊神话中说,大地女神盖娅恼怒于猎人欧利旺(Orion)的骄傲,派下一只毒蝎伏击,欧利旺被蛰死成为猎户座,而蝎子也升天成为黄道十二星座之一。大地女神盖娅(Gaia),诞生于开天辟地之时,她生下了天空,生下了六男六女,生下了三个独眼巨人,三个百臂巨神,十二个泰坦,是世界的开始,是所有天神的祖先,是一切的母亲,是地球的代名词。她的显赫崇高,她的无上荣光,照耀至今。


历史的厚重稠密就这样在你面前展开,无论你多么漫不经心的翻阅总能发现平凡一天的特殊之处。就像你一个人在肉档前挑挑拣拣犹豫了半天,屠夫不耐烦地一刀剁在砧板上,"别翻了,哪一块不是好肉呢?",然后强割下一块包与你,挑了这么久不好意思不买,只有掏钱。生活就是这样的强买强卖,比如说人无法选择何时出生,你甚至连犹豫的功夫都没有,便一坨血肉地抛到了世上。但是所幸的是可以用屠夫的话安慰一下,"哪一天不是好日子呢?",理论上完全可以找出各种理由各种头绪来佐证自己出生的这一天其实很不平凡,甚至觉得世界从自己这里展开,仿佛自己就是中心,于是渐渐自己也觉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出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冥冥中自有天意。纵使高中政治教导我们一般性是蕴于特殊性之中的,也丝毫没有减损的坚信自己异于常人的信念,事实也是如此,因为世界上本没有常人,每个都是独特的个体,即使你能做到集万千共性于一身做到毫无特点,那么毫无特点本身也就成了你最大的特点。而且大概没有人想太平常,总要坚持一些属于自己的特殊。有些人想更特殊一点,拼命想把个性从共性中抽离出来。话虽这么说,但是基本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每个人都特殊到了某种叵测的地步,自己都没有完全的把握来把握自己,有时候方法不对,特立独行起来就太刻意了。


事实归事实,信念还是信念,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相信,有一天,会有天意降临。与从过去找特殊比起来,这种态度要积极得多,因为即使能证明出生时天如火烧,瑞云呈祥,终究也只是过去,已成定局,虚幻如梦。 但是加上"有一天",就马上不一样了,从过去变成了将来,虽然同样还是做梦,但多了几分成真的可能。基本上"有一天"可以构成所有白日梦的前提和开端,"有一天,等我有了钱……","有一天,等我找到了工作……","有一天,等我毕业了……",只要有那么一天作为开始,幻想便可以无远弗届。虽说从理想到幻想,从幻想到现实,中间的距离也许远了些,但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还不至于完全无望。南隐禅师授茶与人,水满溢而不停,杯满无法再倒入,不把自己清空,让我如何说禅。有的人虽然还是幻想还是会做梦,但早已经不再相信会有一天,倒不是说已经装满了水,也可能是自以为满了够了便封闭了起来。这样为了一杯水放弃了人生的无限可能实在是亏,虽然做得好了会有人称赞为坚持,但是这样的修行终归达不到高境界。为了助人修行,我看有必要把每一时每一刻的特殊性都强调起来,每天早上一起床,开始的是新的一天,每个月第一天,开始的是新的一月,每一年生日,开始的是新的一岁,成长就是如此充满了快乐和新鲜。


神秘主义相信,人是神的容器,最初无论怎样空空如也,都可以通过修行达到天人合一,此岸即彼岸,得到内在救赎。《旧约?传道书11:10》:"所以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克去邪恶。因为一生的开端,和幼年之时,都是虚空的。"同样是虚空,但并不能和上帝合一,基督徒们更愿意相信有彼岸,有超越性的上帝,自身不过是上帝的工具,受到上帝的控制和审判。


全能如上帝,便可以在此时传下福音"我到了所定的日期,必按正直施行审判"(《旧约?诗篇75:2》)。仿佛就是在示意,早已明了,无需多言。拈花微笑,心想事成。


嗯,有一天。总会有一天。



























如果目标正确,它只不过是不动声色地、极其庄严自信地向人们预示今后可能进行的写作,而无须有任何愧色。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